第一百二十四章(第2/3页)
为镇压乱局,封应许不得不以东境武道道首的身份强势接掌七郡事务,他从前不过是个四海为家的游侠,何曾处置过这些,便是留在淮都时得闻人骁派人指点过些时日,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但情势如此,他只能硬着头皮去做,希望能保全下更多无辜生民。
而这场不知何时才会停下的大雨,和水位不断升高的岷江,像是悬在封应许头上的刀,尤其从玉阳郡仙门修士口中获知,依照他们的卜算,至少半月
之内,东境大雨都不会停后,封应许只觉头上的刀似摇摇欲坠。
封应许现在的脸色着实不算好看,因为他已经三日不曾合过眼,眉目间是挥之不去的疲色,但他还不能休息,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做。
如今他派去的人应当已经抵达淮都了吧?封应许心道,不知他们是否能求得那位君上同意将岷江改道。
这是如今最好的办法,曲梁地广人稀,几乎没有多少黔首,加之岷江改道后尚需三五日才会流经,完全有时间疏散当地生民。而沿江七郡有数百万人口,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安排他们尽数撤离,何况天下黔首依靠土地为生,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土地去避灾。
或许只有大水当真席卷而来,他们才会畏惧奔逃,但到了那时,他们如何还逃得掉。
但闻人骁会同意将岷江改道么?
封应许不知。
在他踏入郡守府正厅时,正焦急候在此处的男女纷纷站起身来,像是看到了救星:“道首!”
封应许目光扫过,随即皱起了眉:“怎么只有你们,郡守府属官何在?”
站在这里的都是武道府的武者。
“玉阳郡郡守和他麾下属官连夜都跑了!”青年愤慨回道,他们今日来了才发现,整个郡守府上下人等都跑了个干干净净,竟是将治下百姓和政事都撂下了。
女子脸色更是黑沉:“他们不仅人跑了,还将仓禀中的存粮都带走了!”
“什么?!”封应许身后披着蓑衣斗笠的青年急了,“那些存粮不过寻常五谷,他们为何还都要带走?!”
没有存粮,玉阳郡中涌入的流民怎么办?!
“如今东境水患,粮价暴涨,他们反手便能换来无数金银,如何会管百姓死活!”女子冷笑着回答,金银虽不比灵玉,但在九州之上仍旧流通甚广,可以换来不少灵物。
“你先带几名武者接手郡守府事务,我会派人去向那位郡守追讨回仓禀存粮。”封应许沉声吩咐。
不仅是存粮,还要将他的官印也追回。
玉阳郡守想跑,将他强留下也没有意义,但他可以走,却必须将官印留下。
只有郡守官印,才能开启玉阳郡中许多禁制。
但女子脸色并未放松:“就算追回存粮,如今越来越多的受灾民众涌来玉阳,也不过还能坚持两三日。”
“不仅玉阳,周边郡县存粮也将告罄,许多地方仓禀中甚至根本没有存粮!”女子说着,有些难以控制情绪。
原本按照上虞律令,各地应在丰时存粮入仓以备不时之需,但七郡任官却有不少选择中饱私囊,以至于如今要用之时,才发现仓禀中空得连只老鼠也找不到。
玉阳等四郡虽然成了封应许的封邑,但他受封是在月余前,如今还并未收到一分一厘作为俸禄的赋税。不仅如此,当日闻人骁赐下的赏赐也尽数被他换了粮,但这些始终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而存粮最多的,当属地方豪族,封应许之前也曾派人去求,但他们肯拿出的不过寥寥。
这些盘踞一方的世族不缺粮,但哪怕是不含灵气的五谷,他们也不愿白白施舍给庶民,封应许既然给不了他们好处,他们为何要白白出粮?
他如今是东境武道之首又如何?便是从前孤梅任道首之时,也要对他们以礼相待。
一介市井出身的庶民,想坐稳东境武道之首的位置,还要倚仗他们,毕竟这些地方世族中,至少也有一至两名五境及以上修士坐镇。
就算赵氏倾覆,于他们也不至伤筋动骨,不过是换个势力投效罢了。
眼见雨势不歇,玉阳郡中豪强已经准备先后撤离,他们不仅要走,还要将府中存粮都带走,一粒粟米也不会留下。
以修士手段,此事并不难办到。
封应许双眸沉沉,这些世族豪强似乎也并没有做错什么,那些本是他们的粮食,理应带走。
但如果让他们就这样离开,几日后,玉阳郡中不知有多少黔首因饥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