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下(第2/3页)

陈光建紧紧皱起了眉头,“具体呢?你怎么操作的?”

“简单。”梁鑫淡淡一笑,用极为简练的几句话,把他怎么拿五百万去那啥啥小区买房,又用买来的房子贷了第二笔一千万,并继续投入那啥啥小区。

一口气说到,用最后拿到手的那笔三千五百万,连同账上剩下的那点钱,以三千六百万的全款,直接吃下万华锦园的14号楼,“一幢楼四十间房子,用隔断重新装修,每间房子平均可以住五个人,人均房租两千,一间房子月均租金可以收一万,四十间就是四十万。

一年下来,就是四百八十万。扣掉税,外加上运营成本,净利润就当只有四百万。

我那五千万的贷款利息,一年是十二个点,六百万。剩下的两百万缺口,别忘了,我还有另外四十二套的租金可以收,两千每月一间,一年两万四,四十二间房子,一年刚好一百万。最后剩下那一百万的缺口,对我来说很难吗?我大不了每个月拿我自己的分红再往里面填一填,或者借个过桥贷,一百万的过桥贷而已,一个月最多还两万,我就是贷上三年,也稳住泰山。而且就算实际做不到也没关系,只要银行相信我能做到就行,是不是?”

陈光建被梁鑫的数学题给做服了,四年级好学生不住点头,“有道理……”

梁鑫顺势道:“所以他们银行,就又借了我一笔七千两百万的贷款。”

陈光建听得一愣,“不是说一个亿吗?你这加起来……一亿多了啊!”

梁鑫笑了笑,傲然道:“一个亿都借出来了,后面那点钱,都是零头,不值一提。”

陈光建看着梁鑫一脸“视金钱如粪土”的表情,有点想抽他。

又忍不住问道:“那你这笔七千两百万,又打算怎么处理?”

“再买两栋楼,租出去。”梁鑫道,“还是一样,只要能先租出去,一年的房租,就能抵掉大部分的利息。剩下的缺口部分,先用过桥贷顶一顶。我算过了,只要能顶住半年,我先把那啥啥小区里的房子全部卖掉,拿回来的钱,就能让三栋楼在继续撑上一年半载。根据我对局势的判断,首都的房价,最晚最晚,等到奥运会前后的时间,怎么的也该涨了。”

陈光建听得眉头都锁死了,叹道:“梁鑫,你这是比我还敢赌啊,你就没想过,万一不涨呢?”

“从来没想过。”梁鑫直视陈光建,眼神陡然变得无比犀利,斩钉截铁,“爸,我赌的不是房价,是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形势。根据全世界所有先发国家的经验,一个国家的经济只要快速发展,房价必然上涨。因为持续过热的经济,势必最终会引发货币增发。多印出来的钱,国家必须得让钞票有去处,才能锚定财富,抑制通胀。”

陈光建完全听不懂,果断问道:“什么意思?”

梁鑫道:“简单来说就是,货生产得太多了,市场上钱不够用,那就得印钱。但是钱如果印得太多,货生产不过来,就得把钱存到货里,不能让那么钱在市场上流通,免得搞得钱不值钱,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房子,就是最好的存钱罐……”

“有点意思……”陈光建点点头,“所以把钱存进房子里,房子就涨价了?”

“对!”梁鑫道,“爸,过去几十年,中国的生产力一直没有完全解放开来,但是我们的生产效率,实际上已经很高了。大量机械设备的普及,国家各个行业自行制造生产工具能力的提升,外加上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工人全面走上工作岗位。

我们的生产能力强、产能规模大、制造成本低,所有这些东西加起来,一旦放开生产,我们的货,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同时由于我们在制造行业上一系列优势的叠加,规模优势加上成本优势,我们的货物出口价格,必将在各个行业上,碾压国际同行。

尤其是那些已经被先发国家淘汰的产业,玩具、家具、灯具、文具,等等这些轻工制品,国内外的订单,势必会让国内工厂连轴转上十几年。

那么多的外汇进来后,大量的工厂要拿他们换回本国货币,国家就只能印钱。这些钱落到像你这样的有钱人手里,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陈光建脱口而出:“钱生钱!”

“对,钱生钱。”梁鑫点点头,“要么拿着钱,扩大再生产,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国内和国际的需求——国内十几亿人,国外几十亿人,这么大的市场,订单永远接不完的,我们的工厂,永远停不下来的,所以市场上流通的钱,只会越来越多;要么或者就拿着这些钱,去吃喝嫖赌,去享受,或者去投机,炒股票,或者……”

“炒房!”陈光建代入了,眼神发亮,“怪不得,怪不得啊……你说得比项友义更明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