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4/6页)
胡人凶残,刀剑无眼,最能磨练人的心志。”
赵平娘经过崔舒若这么说,也是一叹,“可他……连亡父的孝都不守,甚至公然诋毁,为人子怎可……”
这番论断,不仅是因为崔舒若知道将来的历史,那个惊才绝艳、勇猛无双,杀得胡人自危的定国公绝不可能贪生怕死,更是因为她和他相处过,崔舒若自认看人眼光尚准,不至于出大错。
所以她语气坚定,“阿姐,有时屈膝委身,往往是为了更大的图谋。”
赵平娘也见过魏成淮几面,觉得他确实不像那样的人。比起旁人,她还是更信妹妹,所以她道:“你能如此说,定有你的道理,但你出去了可别这么说,外头对他可是骂声一片。”
崔舒若点头笑了,“阿姐放心,我不会的。”
两姐妹的谈话没过去多久,崔舒若就撞见了魏成淮。
她派人久寻棉花种子无果,总担忧是不是下人们没见过,说不准错过了。若是齐国公对襄成王的贿赂见效,只怕过不了多久,她们就要举家搬离建康,她得趁着还在的日子,前来寻一寻,否则总觉得不甘心。
结果这一去,就遇上了魏成淮。
提起他,就连下人们都面有异色。但崔舒若是主子,自然是不敢在主子面前失礼的,只能如实回答,“那位啊,对圣人殷勤得很,听说圣人咳疾厉害,他一连几日来这,就是因曾听闻西域有治咳疾的良药,可惜啊,遍寻无果。”
崔舒若听在耳里,即便心知外人对他必然不善,可还是忍不住叹息一声。
崔舒若的马车上刻有齐国公府的印记,旁人见到了自然是相让躲避。魏成淮骑马从对面过来,自然也能看清马车的标志,可他竟像是毫不相识一般,漠然的擦身而过。
等到崔舒若的马车走远,他才停下来,遥遥望着。
他挥手召来下属,询问齐国公府的马车怎么会到鱼龙混杂的市井之地。如今还能跟在魏成淮身边的,都是他家中嫡系亲卫,忠心不二。
因为崔舒若一直以来都让人市集里拿着画像寻找见过棉花的人,向买棉花种子,所以还挺有辨识度的,下属在市集晃悠了几日倒是也有所耳闻。
“禀世子,说是府上的衡阳郡主似乎是在寻什么花,已经寻了许久,但都未果。怕是心急了,才亲自出来看看。”
在两人说话间,一个乞儿突然找了上来,说是有人给他送了东西。
魏成淮打开一看,竟是个再普通不过的香囊,寻常到五文钱便能买到一个。
下属见状,不解又嫌弃,“这是哪家的姑娘送的,不知世子您还在丧期吗?再说了,要传达爱慕,也不能随手在市集上买一个香囊应付吧?”
魏成淮却打开香囊,里头装满了菊花,他眉目柔和了一些,“不是爱慕,是哀思。”
他给了下属一个你不懂的眼神,将香囊郑重其事地藏进衣襟里,好似那不是一个五文钱就能买到的香囊,而是什么稀世珍宝。
因为在市集里,他有所顾及,并没有将话说完。
这香囊的含义,不是爱慕,重点不在香囊,而在里面的菊花。他在外人面前,似乎浑然不在意阿耶的死,为了得到老皇帝信任,不惜饮酒作乐,可送香囊的人在旁人的非议中,选择了相信他。因为知道他不便明目张胆的思念亡父,也不能头戴白布条,所以将表达哀思的菊花藏在香囊里,旁人发觉了也不会觉得有什么。
那是唯一能用来尽一尽哀思的东西了。
连日来,魏成淮头一次松了松眉,神色里多了些真心的笑意。
即便千万人在背后戳他的脊梁,谩骂声一片,可只要有一人能无视诋毁,坚定的相信他,足以心慰。
独独魏成淮的属下莫名其妙地摸了摸头,弄不明白世子的话,更不懂得既然接受了人家的香囊,为何不是系在腰间,虽然那丑东西连挂在腰间都会因为粗糙的布料磨坏世子衣裳上的精美绣纹。
就连下属都不明白,旁人又怎可能清楚。
崔舒若在回到齐国公府时,旁的婢女也倒罢了,独独是行雪,她帮崔舒若斟茶,看着其他婢女被支使开,忍不住问道:“郡主何必如此,又为何信我?”
崔舒若不着急回答行雪的问题,她含笑饮了口茶,然后才道:“我那般做,是因我该做,这是我的事。至于为何信你,我为何要不信你呢?难不成你会告密吗?
我不信。
比起我,你应该最恨圣人吧?”
崔舒若一手拿茶碗,一手斜斜撑着额边,好整以暇地看着行雪。
行雪被崔舒若盯着,眼里惊慌一闪而过,可她镇静惯了,除开咬了咬唇,神情中并无任何不妥,“郡主说笑了,奴婢不过是府里的家生婢子,怎么敢恨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