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得无念,得无名(27)(第2/3页)

宋老夫人听得一巴掌打她手上,“闭嘴吧!”

孩子还在呢!

宋玥娘摸摸莹姐儿的头,“乖女,你放心,就是有泼天的富贵,阿娘也不要,只要你平平安安的。”

莹姐儿静静的点头。

她笑着道:“升哥儿呢?”

宋玥娘:“跟你表哥表弟们读书呢。”

她说完之后,又忍不住跟自家阿娘炫耀,“我家的莹姐儿和升哥儿是极好的,跟我和他们阿爹一般,我真是不懂,川哥儿和大哥哪里比得过升哥儿和鹤悯?公爹真是偏心。”

莹姐儿:“……”

宋老夫人无奈的道:“莹姐儿,你先出去玩吧,我要教训教训你阿娘,你是女儿,看着她被打有违孝道。”

莹姐儿笑着出门了。

她笑着站在廊下,一个人站着,静静的看向前方。突然顿了顿,抬起头看向天上。

一群鸟儿从天空飞过。

她想雁雁姐姐了。

平哥儿眼巴巴的扒在墙角看着她。莹姐儿朝着他招招手,平哥儿迅速跑过来。

“表姐。”

莹姐儿:“你是不是想要惊鸟铃啊?”

平哥儿连忙点头。

“我的花总是被鸟啄。”

莹姐儿:“行,我屋子里有,我给你一个。”

平哥儿连忙跟着。

莹姐儿进屋子里面找自己的小铃铛,平哥儿凑过去看,发现莹表姐真的好多惊鸟铃啊!

他好奇看向一个铜铃,道:“这个好漂亮啊。”

莹姐儿:“那是我要送人的,不能给你。”

平哥儿:“送谁啊?”

莹姐儿:“我最好的朋友。”

平哥儿:“哦!我知道,雁雁阿姐!”

莹姐儿笑起来,“是,你还记得她?”

平哥儿:“我又不是小孩子,自然是记得的。雁雁阿姐没有走很久啊。”

但是……

他迟疑道:“雁雁阿姐的名字也带鸟,可以送惊鸟铃吗?”

莹姐儿闻言一愣,而后学着当年大伯母的话,摸了摸平哥儿的头道:“可以的。”

她笑起来,“她又不落在檐下。”

她想,我也不能落在檐下。

……

接下来的日子,折绾不是进宫陪太后,就是去宋家陪莹姐儿,下午从宫里和宋家回来的时候转道去铺子里看看素膳,日子倒是也过得平静。

只是她看江南的游记更多了。她盘算着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去闽南看看。

如今什么事情都定了。玉岫的平哥儿保住了,孙姐姐也保住了,茶叶也卖上了,闽南的地也买了。

袁大人在闽南扎根,刕鹤悯的越州离闽南不远,王夫人也在淮州。

京都——淮州——越州——闽南。

处处都有人接应。

素膳还活着!

她每天晚上都盘算着这些,想着该怎么自然的,用一个大家都接受的借口,在一个清晨,带着素膳走过那座蔷薇花开满的墙,而后坐在马车上出城门。

走过郊外,一路南下。

只要想到素膳坐在马车里活蹦乱跳的,她就高兴得掉眼泪。

她真是年岁又大了一些,不经想从前。一想就会哭。

而后思绪一顿,她想,她还要问问莹姐儿愿意不愿意出门去看看。

宋玥娘年轻的时候,也是跟着家里兄长出门游学过的。莹姐儿跟着去,即便不去闽南,只去越州见刕鹤悯,宋家人和宋玥娘应该也会同意。

她翻个身,掰开手指头算来算去,如今挂念在心头的只剩下一个太后娘娘。

太后帮了她,此刻正是难熬的时候,她不能离开。

不急。

她想,一路上可能还有许多危险,她要一样样的都想好。

她已经等了六七年,她不怕再等一两年。

要事无巨细才行。

她翻个身,又爬起来,给孙三娘写信,一写就是一个晚上,第二天打着哈欠进宫。

二月的时候,太后有了想出门的意愿。这是一个自己控制不住的念头。起了心,动了念,便觉得在长乐宫里面躺着是件难受的事情。

但她已经十几年没有出门过了。

折绾并不催她。她笑着道:“一天挪一步,也是好的。”

太后:“你哄孩子呢。”

她可不是孩子。

她试探性的搭着阿绾的手,走出了长乐宫的门。

在出门的那一刻,她的心都颤了颤。

她不肯动了。好像外头是什么洪水野兽一般,她又退了回去。

但太后这一步,让还在御书房里面批改奏折的皇帝大惊,大喜,大为震动。

他给折绾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皇帝对太后的感情很深。他当年虽然是太子,但是举步维艰,父皇偏爱荣妃母子,对他很是不好。

是母亲一点一点拉着他磕磕碰碰的往前面走,顶住了所有的苛责,这才有了今日。

但他却不孝顺,这么多年了,没让母亲出长乐宫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