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得无念,得无名(11)(第2/3页)

武先生:“……”

武先生拿着钓竿跑来了。

他叹息道:“主家怎么也不歇会。”

刕鹤春盯着水面,面无表情的道:“先生,你看,我如今连门都出不去,便成了睁眼瞎,更要做个天聋地哑,什么都不知道才行。”

武先生大为头疼。这几天不是已经逐渐好了么,怎么又开始说这种丧气话。他问:“这又从何说起?”

刕鹤春抬头叹息:“我如今是连我家夫人也不如了。”

她今日去越王府说闽南茶叶,明日跟王夫人说漕运船只。她倒是成了在外头走的。

从前他忙着自己的事情,便也没什么感觉。如今他被关在府里,她这般四处忙碌,这种感觉便格外强烈起来。

他自嘲道:“再过一阵子,我怕是连小儿都比不过了。”

武先生还是要为折绾说一句话的,道:“大少夫人自来都是比别家的女子要强些,主家难道现在才知晓么?我听闻满京都的世家夫人们都夸少夫人聪慧能干。”

刕鹤春:“我也知晓。”

但确实是第一次感觉到。

他感觉自己今日在她转身就走的那一瞬间,莫名的矮了一个头。

这让他觉得惶恐。

“不过是出门罢了……”

明明什么都没变,只是他不能出门了而已。

却什么都变了。

他叹息起来,“等我将来要靠着小儿度日,怕是不知道要被欺负成什么样子。”

武先生:“……”

就很难劝。

算了,还是钓鱼吧。

折绾却已经到了醉仙楼。王夫人笑盈盈的拉着她:“可算是见着了。”

两人虽然少见面,且满打满算,见面的次数加起来一双手数得过来,但信件确实没停过。再者,王夫人是潘夫人的手帕交,于老夫人的女儿,因她们都跟折绾相交甚好,于是去信的时候也没少提。

如此就把生疏冲淡了,一顿酒吃得宾主尽欢。王夫人道:“趁着你的东风,我赚了不少银子。”

所以这次给折绾也带了不少的礼来。她道:“我们人走得快,箱笼还在后头呢,还要几日才能送来。”

折绾:“我很是喜欢你上回说的蜀州锦缎,夫人可给我带了?”

王夫人点头,“自然是带了的。”

又说女儿的亲事,“我是年岁大了生的她,恨不得给她挑个样样都好的,所以不亲自回来瞧瞧,我心里放不下心。”

折绾:“可有看中的人家?”

王夫人:“有,但我还不能说,八字没一撇呢。”

可见是满意的。

折绾就道:“我到时候去吃喜酒。”

等吃完了饭,说完了话,两人才说起漕运茶叶的事情。足足说了一下午,晚间折绾回去的时候有些醉熏熏的,睡到晚间才起床。

墨月就过来道:“黄昏的时候素膳姐姐来了,还说过两天崔娘子要来给您请安。”

折绾喝了一口水,“没说是什么事?”

墨月:“没说。”

折绾:“素膳也真是,叫醒我就行了。”

墨月笑起来,“她就是过来送账册的。送完就走了,急匆匆的模样。”

折绾只好道:“那我下次去看看她。”

但她这两天还有应酬。

王夫人的礼到了。不仅给折绾带了,还跟老母亲于老夫人亲自登门,给赵氏等人都送了礼,她拉着折绾的手道:“我们好得哟,这就是我的亲妹子!”

赵氏收了礼,也不能给两人脸色看,还要笑脸相迎,“以后要常来坐坐。”

刕鹤春在前院听闻了此事,倒是感慨,“她倒是哪里都吃得开。”

他还记得折绾最开始就是闷不吭声的性子,别人说什么,她反正不开口就是了。

结果现在左右逢源。

他做个旁观人,做个闲散人,做个在这府里出不去的人,开始承认她变了。

而且变得很好。

但她好,他却不好,这就让人难受。

他当天鱼也没去钓,只坐在书房里面颓然。

折绾晚上吃了鱼汤锅子。她跟莹姐儿两个人在别有人间吃的,刕鹤春闻见了味道,犹豫了半晌还是推开了门,道:“怎么吃鱼?”

折绾好笑:“想吃就吃了,难道还要看看黄道吉日?”

刕鹤春让墨月给自己加了一双筷子。他想给折绾说一说漕运的事情。

他怕她不懂。

他刚起了一个头,折绾就打断了,“——这些我都知晓。”

刕鹤春之前没具体管过她这些事情,闻言顿了顿,道:“你都知晓?”

折绾:“我若是不知道,我怎么运茶叶来京都?越王,袁大人,三弟,都帮着我跟王大人周旋。”

夫人有夫人的交情,官场有官场的做法。折绾于官场不精通,这些事情便着重请了刕鹤悯和袁耀去做。

他们都在江南一带,做起事情来是容易些的。

她还道:“闽南知州夫人这次还给我捎带了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