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得无念,得无名(9)(第2/5页)

折绾便觉得活得久果然是好。

什么都见识过了。

她站起来,“我还要回去照看孩子们,便先走了。三弟妹,还要你看顾母亲,莹姐儿这几日都住在我那边,你不用担心。”

宋玥娘装不出来,直接扭过脸去。

折绾和五少夫人一块出门。五少夫人问:“大嫂嫂要回去了么?”

折绾:“不回去,我要给四妹妹送些节礼过去。”

是送的端午礼。虽然还没有到月份,但要提前送才行。

五少夫人:“我跟着嫂嫂一块吧?”

折绾挽着她的手,“好啊,你帮我选一选,每年总送一样的不行,我就想送些新鲜花样去。”

五少夫人便跟着去了。五少爷叮嘱过她,要是合得来,跟大嫂嫂多亲近亲近是好事,他道:“大嫂嫂连大哥哥都治得服服帖帖,是个有本事的。”

他唏嘘起来,“如今大哥哥遭罪了,我老实告诉你,我心里既担心,又是痛快的。”

大哥哥之前总是用鼻孔看人,还很自以为是。

他有了小妻子之后就觉得有个人倾诉实在是好,忍不住道:“从前我读书,读得好好的,他偏要来教我,教我今日背到哪里,明日背到哪里,后日要背哪里。”

五少夫人不理解这份埋怨,“也是好心吧?”

嘴笨的五少爷举例子:“就好像他告诉我写字要用毛笔不要用手,说话要用嘴巴不要用屁股一般。”

五少夫人笑个不停,她觉得夫婿实在是幽默。外头看起来文文静静的,但其实很喜欢说话。

她回娘家的时候还跟家里人说,“夫婿很好,婆母虽然不好,但大嫂嫂偏向我,二嫂嫂时常跟我说话,四嫂嫂抱怨多了些,心眼小了些,但没有欺负过我。”

母亲便问,“那你三嫂嫂呢?”

五少夫人犹豫了一下,“三嫂嫂,不是坏人,跟婆母穿一条裤子,但她看不上我。”

连大嫂嫂都看不上。

母亲便道:“那你就远着她。”

五少夫人就远着了,还显出自己的态度,她时常跟着大嫂嫂走。

五少爷也赞同她的做法,“这是正理,亲贤人,远小人。”

五少夫人捂着嘴巴笑:“你不要乱说!要死哦!”

但她也不担心大哥哥是否被关了,她跟夫婿道:“只要不牵扯到我们,便随意吧。”

五少爷就笑起来,“胡说,一家子弟兄,哪里能不牵扯到。”

但大厦未倾,便没什么,他把其中的关系说给妻子听,“父亲和三哥哥未受到牵连,大嫂嫂照常进宫,只有大哥哥一个倒霉罢了。”

说句实在话,只要家里还有一个人撑着,是谁倒下去没有人在意。

他跟妻子道:“我告诉你一个故事。”

“——我之前在书里面看见的。”

他道:“战乱时,有一个小国一年换一个太子,每换一个太子,便给百姓们施粥少税,以示恩宠,第三年的时候没换太子,便没了这些好处。等新太子出宫的时候暗查百姓,发现大家都对他都不满意,都想再换一个来。”

五少夫人瞪大了眼睛,“你想换谁来?”

五少爷就偷偷道:“我不换谁,我也不贪心,我自己买米,自己给你买大金簪子。”

五少夫人心里慰贴得很。

她跟折绾道:“你不知道,他给我买了一个大大的金簪子拿出来,我又是高兴,又担心他乱花银子。”

折绾替她欢喜,“过好日子比什么都强,你不要担心,银子总是会有的。”

五少夫人:“是,我也是这般觉得的。”

她顿了顿,犹豫道:“上回我不是买了桂渊街的铺子么?这回有人问我买呢。”

折绾:“还没到卖的时候,还有的涨。你别卖。你要是缺银子便跟我说,我借你一些周转。”

五少夫人连连摆手,“我有银子,我没卖……”

她欲言又止,但还是没有开口。

折绾便轻声问,“是不是真碰见了难事?”

五少夫人叹气,“大嫂嫂,我是瞒不住事情的,我跟你说说。”

折绾认真听,“你说。”

五少夫人:“四嫂嫂问我买铺子呢!”

折绾恍然大悟,“是这样啊。你没答应吧?”

五少夫人:“没答应。我好不容易买上的,这才多久,我是不愿意卖的。”

过了年,就涨了不少银子,往后肯定还要涨。

“要是四嫂嫂肯给我涨点银子也好,但她要我之前的价格买,我心里气不过,便没卖。”

可没卖,她心里就惶恐。怕四嫂嫂生气,怕四嫂嫂给她使绊子。她已经好几天没有睡好了,而后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卖了好?

做人应当大气一些嘛。

一家子妯娌,做什么要闹得不好看?她是不是心胸不大?

如此,心里就不痛快。

折绾闻言笑起来,“我之前就像你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