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荣归长安,河图洛书(第2/3页)

皇帝在一侧亲自解释:“你看看图上那道紫气。”

书房里的众臣,也都跟着打量。

这社稷图近来多次变化,但皇帝很少让人看了,其中似乎蕴生出了某些秘密。

公孙弘坐在霍去病下首,跟着瞄看图上情景。

但见社稷图上,对应长安的位置,升起一道紫色气柱,直指苍穹。

这气柱对应大汉国运。

“朕分析,国运紫气最终会直入社稷图的天穹之上,到时就是一国朝运达到顶峰的时刻,大概会有新的变化出现。”

“这图上还多了些特殊的标注。”

皇帝伸手一招。

那图内升起两缕仙光,一尊古碑和一卷玉书,在其中起起落落。

两者正是神州源远流长,被誉为千古之谜的河图洛书。

两者之上流传的图案,神秘而古老,蕴含着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被后世誉为神州文化、阴阳五行,术数的源头。

这两件宝物,是真实存在的异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时现时隐。

后世对河图洛书进行研究,认为是古人按星象排布出时间、方向和季节的辨别系统。

河图上的1—10数是天地生成数;

洛书上的1—9数,是天地变化数;

它们巧妙组合,融于一体,建构出时空合一,万物生成演化运行的模式。

此时,霍去病瞩目河图洛书。

但见那古碑上的河图,图案明灭,排列出阵列般的黑点和白点。

乍一看,竟是和识海里,古井井壁上的那些光斑,大为相似。

当河图上的图案串联起来,便如同一黑一白两条真龙,围绕着图上的中点运转。

其旋转的速度稍快,图上便多出黑白两色光晕,对应阴阳,太阳和月亮,白昼与黑夜,逐渐成为今人熟悉的太极阴阳图,在天为象,在地成形。

河图洛书的来由,一直是华夏文明史上的不解谜题。

在《尚书》《易传》等等,诸子百家的传世书卷中都有记述,破译和猜测。

皇帝改为传声,对霍去病道:“你可看出这河图洛书上的阵列,有何玄机?”

我看出来了,但我不说……霍去病心忖。

皇帝这么问,显然是有表达欲,好为人师。

这时候当然要顺着他的意思,霍去病笑道:“臣打仗还行,论及见识,少有人及得上陛下博览群书,洞见古今,正要请陛下解惑。”

皇帝欣然道:“此河图洛书图案相合,在地为象,可以对应我神州的山河地貌。

朕让人去探查了其中一处光斑对应的地理方位,居然找到了一处上古传说中的小洞天。”

霍去病讶道:“陛下意思,是这河图洛书,相当于一幅神州各地的藏宝图。

图上标注着神州大地隐而不现的一些神异?”

“没错,因为我大汉国运提升,此河图洛书才得以出世,以增我大汉底蕴。”

皇帝道:“不止如此,朕观想其图案修行,可接引天地群星之气入体,修行都比往昔快了些。此物有诸般玄妙。你也达到了半圣层次,下次自己修行试试。”

霍去病颇感悸动,要知道他和皇帝都是半圣层次。

半圣层次尚且在观想图上的内容后,觉得修行速度有所递增。

如果换成天人境来修行,那就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你再看图列的国境两侧。”

河图洛书沉入社稷图,而那图上的东海以外,尽数被黑气遮蔽。

西侧的国境外,对应罗马的方向,亦是隐藏着一股刀兵之气,是战争未止而产生的变化。

皇帝谈兴极浓的道:

“这段时间,你不在长安,东部沿海数次遭到袭扰。

你舅母宿疾未愈,朕亦未让卫卿奔波插手东海之事。其他将领比你二人,差之甚远。朕不求他们能破敌建功,守疆卫土亦是漏洞百出。

东海之事,你稍后代朕去看看。”

霍去病点头答应。

他有服部之男的还魂身在大和岛上,对其正在发生的变化,知道一些。

“还有秦皇陵内,近来地下常有朕才能听见的龙吟传出。”

皇帝略作交代,遂道:“好了,你初归,去看看你舅母吧。

你舅母的离魂症,朕已找到治愈的手段,不日便可恢复,不需要再担心。”

霍去病执礼告退,轮到董仲舒等人和皇帝交谈。

离开未央宫,霍去病身形微晃,迫不及待的来到了大将军府。

刘清回城后,也先到了卫青府上。

卓青珂等人也都从王府赶过来聚集。

还有卫少儿,皇后卫子夫,卫君孺三姐妹,家中人差不多都在。

霍去病刚过来,就听见屋里有人嚎啕大哭。

哭的地动山摇,听动静就知道是熊三。

她和霍去病从小得李氏照顾抚养,又没有母亲,一直拿李氏当母亲看,哭的这个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