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七百九十四章:朱高炽打朱棣的小报告

朱英不打算让朱棣几人返回倭国了。

就现在倭国的情况,对于大明来说实际上并不友好。

倭国的矿藏太多了,让几个藩王手里的钱财快速上涨,同样也滋生了他们的野心。

这些矿藏,从法理上来说,并不属于几个藩王,而是隶属于大明,藩王们只是帮忙开采。

因为距离遥远,现在他们私自截留大量本应该运送回大明的矿藏,将其变成自己的财富,还豢养大量的私兵。

同时进行着对外开扩,意图得到更多的财富。

原本朱英虽然知晓此事,但也在默许他们的行为,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为大明扩大影响力和领地了。

但是随着蒸汽机,火车的出世,尤其是去年北伐的成功,这就让事情发生了转变。

几个藩王再留在倭国发展,已经明显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所以朱英准备让他们作为统帅,为大明打江山。

也不是说现在的大明缺少将领,不管是淮西集团,还是各地军事学院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员,都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来担任。

可是这是家天下的时代,朱英也要考虑到未来封王的事情。

藩王的势力,是维系在皇权之中,其他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一旦成长起来,便是世家,家族。

当然,这件事,朱英是跟老爷子通过气的。

所以朱元璋也就直接跟朱樉说了。

回到王府的朱樉,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三,老四,老七。

朱棣一脸铁青。

“我就知道他不会这么轻易的放我们回去,这是压根就不想再让我们回去藩国。”

他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朱棡有些无奈:“那我们现在还能怎么办。”

虽然朱棡觉得自己跟大侄子的关系好,可在这个时候,显然什么关系都不管用。

朱榑则道:“也不知道太孙是否允许,让我把几个妾室接过来。”

听到两人的话,朱棣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这两人,似乎完全就不想反抗一下,就这么认了?

朱棣把目光投向朱樉,不过朱樉好像也是一幅认命的样子。

朱樉从朱棣的目光里看到了不甘,便说道:“你还想怎样,此事父皇也是开了口,并非太孙一人意思,我等难不成还能反抗父皇不成。”

大家就算有些小心思,但那也是在瞒着父皇的情况下。

现在父皇都已经明说了,事情自然就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朱棣声音低沉:“如果这个时候,倭国发生了动乱,你说父皇会不会让我们返回倭国。”

几人看向朱棣,目光炯炯。

朱棡直接道:“你是想联合倭人?他们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同意,况且我等不回倭国,对于他们来说,岂不是更有利。”

“恐怕他们要是知道这个消息,必然是欢欣鼓舞,哪里会帮助我们。”

足利义满最忌惮的就是他们几个藩王,如果只是他们的儿子过去,那么倭国面临的压力肯定要变小许多。

除非足利义满脑子进水了,才会同意联合几个藩王。

朱棣冷笑道:“事在人为,我等自然不可能把真正的消息告诉他们,况且倭国也并非是足利义满说了算,他们那些大名,只需要钱财利益足够,何愁不能成为我们的手中之棋。”

朱棣早就已经发展了一批细作,其中也包括某些并不得势的倭国大名。

在感觉自己难以返回藩国的时候,朱棣就在思索对策,朱樉带来的消息,也是在他的预料之中。

没人想留在京师当个闲散王爷,即便京师再是繁华热闹。

可这怎么能跟自己的藩国相比。

他们在京师要受到律法的压制,还要担心太孙的忌惮,最主要的是手里根本没有权力可言。

在倭国自己的藩国里,他们肆无忌惮,本身就是法,是天,想干嘛干嘛,那可是自由的气息。

商议一番后,几人迅速定下此间方案,具体实施由朱棣负责。

一来这本是他提出来的方案,二来实际上除开朱棣外,其他人也没什么具体的思路。

朱棣也趁机机会,向三人索要大量钱财。

这钱财数目很大,但是为了能够返回藩地,三人也只能是忍痛出了。

四王的谋划朱英并不知晓,因为锦衣卫不能监察藩王。

不过就算是知道了,朱英也完全不在乎。

随着春季的到来,草原那边的战事再次开启。

当然这是小规模的战事,这个冬天让原本就元气大伤的草原各部族过得更惨。

首先就是大量草原民的饿死,没有足够的牧场,他们的战马也在掉膘,战斗力在大幅度下降。

其中很多过不下去的,在冬季就已经投靠大明,进入归化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