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7章、议定(第3/3页)

不过苏乙只是缺乏对当下基本国情的了解,他的思维和眼光却毫不拘泥,高屋建瓴,天马行空。不但能对大领导提出的问题举一反三,还能迅速开拓思维不断完善这个方案。

刚开始的时候,杨宝瑞和李新民还能插两句话,偶尔参与一下讨论。

到了后来,两人的思维已经跟不上大领导和苏乙了,他们只能听着。

可怜秘书从进来后就一直没停过,换了四支钢笔,写了半个笔记本。

不知不觉间,文慧看向苏乙的目光已异彩涟涟,时不时就贡献一波逐渐攀升的爱意。

苏乙暗自感叹,自己已经够低调了,但还是像是黑夜中的萤火虫一样,藏不住啊……

工人理论学习运动在京城红星轧钢厂开办试点实验基地已成定局,初步拟定杨宝瑞挂帅,成为基地总负责人,李新民任基地教导主任。苏乙是大学生教员,也将是首届工人理论学习班的班主任。

师资力量方面,大领导会请来党校的教授,并且他也会来定时授课,还会不定期邀请一些领导前来讲党课,讲理论政策。

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出苏乙这个班主任虽然只有个名头,但含金量真不是一般的大。

苏乙现在还是实习期大学生,他不可能现在就直接提干。但当了班主任,他就不能还只是实习试用了。

大领导一挥手,决定以宣传部的名义给苏乙一份书面嘉奖。这样厂里拿着这份书面嘉奖就可以去找区组织部,给苏乙算作是“重大立功表现”,破格提前转正,并且提升行政职别。

苏乙提出这方案还没开始实施,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但好处已经接二连三来了。

基地的选址被定在平常很少启用的大礼堂里,到时候会有个挂牌仪式,成立新部门的相关程序有大领导坐镇,基本上就是走个流程,很快就能完成的。

说不定宣传处的机构改革还没审批下来,这工人理论学习实验基地的程序就已经走完了。

不过在编制方面,大领导也只能保证给要来五个名额,基地剩下的编制就要靠厂子里内部解决,看能不能从其他部门挤出来。

历来改革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牵扯到方方面面利益,苏乙完全可以想想,为了这多出来的五个编制,厂子里免不了一番明争暗斗,很多人都得打出狗脑子来。

学员方面,首批学员拟定三百个名额,采取自愿报名方式,面向范围仅仅局限于车间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