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21 制作唧筒(第2/2页)

“停下!我要见我桓阿兄!让我见桓阿兄一面我再跟你们走!”王恬大喊大叫,都喊破音了。从阿父派来的最凶悍的部曲来看,他回到山阴县(会稽郡的治所在山阴县)肯定要遭大殃!

唉,如果他知道桓真为了个滋水筒就放弃跟自己相见,心里得是啥滋味。

五月十七。踱衣县的匠童比试进行到最后一场。此次有一百六十五个匠员参加,留取一百人,作为今年踱衣县的匠童。

王葛的材料就剩下蒲草是全的了。

那就制作一张蒲草席子吧。鉴于郑考官喜好机巧之物,她先用剩余的竹子边角料,制作了一些火折子外管。

前世,火折子是在南北朝--北齐后期才出现的,利用的是物理学的复燃原理。懂得这个原理后,无论里面的火绒,或缺氧的外管,制作起来就较简单了。

不过当下的晋朝已经改变了历史轨迹,南瓜都提前出现了,火折子会不会也提前出现?

郑考官过来了,观察王葛的编席手法,暗暗赞叹:此考生的草编基本功,确实也拔尖!

可惜啊,新任县令偏爱机巧之物,非得逼着他这个主考官睁眼说瞎话:“此场制物……只有一张蒲草席么?”

王葛一副紧张模样回道:“材料不够了,只够制一张席。”

郑考官反而如释重负:县令大人,这可不是我没吓唬人家,是材料不够了。

“嗯。那就好好制席。”

“是。”

郑考官为弥补前两场吓唬过她,好心的告诫:“地上不要太乱,废弃的材料要收拾到一起。”

王葛把火折子外管一一拣起,难为情的说道:“我家里穷,就用边角料做些火折子管。”

“无妨无妨,凡能制出的对象,考试结束后都允许你等……等……等等!什么火折子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