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加封(第2/4页)

江浔从容道:“俗话说,利大者疑。敢问明公,世子之死于谁大利?”

“世子若死,除了激怒明公出兵外,于萧将军何利?但若世子一死,对支持三公子的俞先生却是大利。”

“况且战场上刀剑无眼,那天大雨滂沱,昏天黑地,究竟又是谁杀的世子?”

这一连番发问让北宫达脸色铁青,沉默不语。

其实他不是不怀疑,但是被人点破,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北宫皓死于敌手,也算战死沙场,但若死于自己人的阴谋算计,就如同心上扎了根毒刺。

北宫达阴声道:“但魏瑄已经承认他杀了皓儿。”

江浔道:“铁鹞卫应该另有密报吧?”

这又说中了北宫达内心的疑点。

其实徐放报告的是,他到的时候,只见北宫皓周边的护卫都死了,北宫皓也死了,魏瑄手中有剑,但是没看到魏瑄杀人。而且后来仵作勘察检验,北宫皓除了颈部的剑伤,下颌还有一道羽箭造成的穿透伤。这使得北宫皓的死因扑朔迷离。

江浔道:“左袭将军真的就是去襄州助战吗?”

北宫达眼睛微微一眯。

其实北宫达收到马孚私自率军随北宫皓夺取襄州的消息时,他就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所以他立即派左袭率军南下助战,虽是助战,也是怀疑马孚的动机。

只是最后左袭军被阻在了凉州数日,没及时赶到。

“俞珪,他怎么敢!”终于,北宫达的手重重锤在案上。

江浔道:“明公息怒,以在下愚见,俞先生虽然害死了世子,但其所作所为却和三公子无关。明公若顺势为之,也是未尝不可的。”

这句‘顺势而为’说到了北宫达心坎里,北宫达不由正眼看了看这个年轻人,这话说得通透,却又点到即止。

北宫达自从秋狩之后,早就有了换世子的打算,之所以迟迟不换,是怕废长立幼,日后有兄弟阋墙之祸。如今俞珪虽害死了北宫皓,另一方面却也使得他能名正言顺地立北宫敏为接班人。

正如江浔所说,害死北宫皓是俞珪所为,虽然其目的是为了能让北宫敏上位,但根本原因却是俞珪自己的政治投机,与北宫敏无关。如果顺势而为,立北宫敏为世子,倒是成全了北宫达多年踌躇不前的心愿。江浔挑明了这一层,使得北宫达心中一时敞亮。

江浔见北宫达脸色有松动,目光辗转不定,继续道:“如今世子之位空悬,会引得幽燕士人各方猜测明公心意。所以明公当早立世子,安定人心,至于俞珪,明公等到一切平息后自行处置即可。”

——倘若北宫达再立世子,势必引起幽燕集团内部谋士武将们换血站队,就人人无心再南下征战了。

而另一边,这一番话正说到北宫达心底,北宫达胸中豁然开朗,他认真地看着江浔,叹道:“先生实属大才,可惜不能为我所用啊。”

江浔闻言心中暗道不妙,这句话一说,北宫达怕是生出扣留他之心了——既然不能用,就不让你回去让他人所用。

果然,北宫达又疑道:“江先生为萧暥办事,为何还要为我谋划?”

江浔正色道:“明公差矣,浔乃陛下所派绣衣使者,为朝廷办事,浔所言也是为了幽燕安定,九州平靖,明公觉得有理便采纳,若明公生疑,置之不理便可。”

“江先生所言甚是。”北宫达赶紧道,不由对眼前这个气定神闲的年轻人更为赏识,转而摆出一副宽宏惜士之态道:“俞珪小人虽害我儿丧命,但他毕竟是天下名士,我若无故杀之惩之,恐天下士人再不敢来投我。”

江浔道:“明公可徐徐图之,先将他调离燕州。”

北宫达点头,“就让他去渤州赴任罢!”

渤州在燕州以北,气候恶劣,道路艰险,俞珪一介文人,未必能安全抵达渤州。

“明公以大局为重,气度恢宏让人钦佩。连陛下也常说明公的胸怀气度可比当年贤国公。”江浔赞道。

北宫达被夸得飘飘然,正想谦虚地表示怎么敢跟贤国公比啊?

就听江浔朗声道:“燕州牧北宫达接旨。”

北宫达心中一震,立即意识到这道旨意不同寻常的份量,赶紧起身叩拜。

“燕州牧北宫达镇守北疆,恪敬忠贞,宣劳勠力,释朕北顾之忧,遂加封燕州牧北宫达为燕国公,其子北宫敏为易阳侯,北宫尚为广武侯,……”

这一道御旨不仅加封了北宫达为国公,还加封北宫氏族中其余九人为列侯。

从此天下便有三十六路诸侯。

北宫达喜出望外,立即领旨谢恩。虽然知道这道圣旨是出自萧暥之意,所谓的封公进侯也是为了弥兵讲和抛出的橄榄枝,但是这道旨意确实搔到了北宫达的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