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3页)

此时去外边看热闹的郑月也正好回来了,带着一脸兴致勃勃的笑容。

这女郎从小在郑家的宠爱下长大,长辈们不让她沾染那些肮脏龌龊,当真将她养得一派天真,与寻常闺阁小娘子无异,也不知对她是否幸事。

“贺姐姐,我知道你说的人是谁了!”她凑过来小声道。

“什么是谁?”对方的话没头没脑,章玉碗奇怪。

“你方才说那容貌不比陆郎君差的随从,我看见他了!”郑月笑道,“虽然我觉得还是比陆郎君稍逊几分,不过少年英气,好像还不似中原人呢!”

“不错,他父亲不是中原人,是胡汉混血,鼻梁颧骨要比一般人高些。”

郑月好奇:“他父亲是胡商吗?”

章玉碗道:“他生父是柔然人,他母亲是被掳掠过去的汉女,生下他就死了,他从小颠沛流离,无家可归,才跟了我。”

对素和的身世,倒也没什么好避讳,如今胡人面孔大行其道,数珍会本身也与柔然人合作,甚至北朝皇室祖上就有胡人血统。

但如素和这般容貌更类胡人的,毕竟更加招眼,素和自己也不爱在人前多出现,被谈及身世,这才默默跟着做事,鲜少露面。

郑月闻言自然同情:“我也听过这样的事情,便是我们郑家里,也有这样的仆从,只是许多形貌更似汉人,不特意提及的话,根本无人注意。贺姐姐去过长安吗?”

章玉碗:“去过。”

郑月有些好奇,又有些惋惜:“听阿父说,数十年前也有一批这样的人从柔然被放回来,当时不少人因为无法找到生计,而选择入了乐坊,还有的进宫当了内侍,想必他们的容貌也同样出众,我还没去过长安呢,若有机会定要去见识一下!”

进宫?

章玉碗露出好奇之色:“你阿父怎么知道他们进宫了?”

“我叔祖当年在兵部任职,据说这些人被换回来之后,都充为贱籍,不能回乡种田,也不能经商,只能去大户人家当仆役,有容貌出色的,就进了乐坊,还有些想出人头地的,就设法入了宫,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他们应该都老了吧?”

小姑娘天马行空,思路跳跃,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只一下又换了话题。

“贺姐姐,长安是不是很繁华,比洛阳还要热闹吗?听说长安新近流行一种神仙裙和神仙髻,襟飘带舞,华美艳丽,你见过吗?”

章玉碗也随之聊下去,并没有继续追问上一个更感兴趣的话题。

“见过是见过,可那神仙髻说白了,就是飞仙髻改一下罢了,无甚新奇,而且若是像你这样青春貌美,梳什么发髻都是好看的。”

“贺姐姐净会取笑我了!”郑月捂脸害羞,被她哄得很开心。

年轻女郎之间的情谊是进展飞快的,何况章玉碗特意交好,郑月很快就将她引以为闺中知己,两人从裙钗发式,聊到长安洛阳的风土人情,在得知章玉碗还去过西域之后,郑月神往不已,更缠着她问个没完,章玉碗只稍拿出某个西域小国的典故,已经能让她听上半天都不带走神。

直到曲终人散,侍女过来带章玉碗去歇息,郑月还依依不舍,拉着她不肯松手。

“贺姐姐住在客院东边,跟我离得不远呢,我明日能不能来找你说话?”

“自然可以的!”章玉碗爽快道,“我自小游荡江湖,没有爹娘照拂,全靠自己,从未结交过像你这样天真可爱的小娘子,心里已经把你当成亲妹妹了!”

她说起谎来当真是眼睛都不眨,那句“没有爹娘照拂”听得郑月心疼不已,忙道:“那我以后就是你的妹妹了!对了,这一整晚下来,我还不知贺姐姐的闺名。”

章玉碗随口就道:“我也叫玥,与你同音,只不过是王月之玥。”

郑月欢喜:“那我们真是上天赐予的缘分呢!”

也不知是郑氏财大气粗,还是对章玉碗格外关照,分给她的客院不止一间屋子,而是有一小个院子,从后门出去有条小道,可以通向山庄内其它地方,一间间屋子错落排布,鳞次栉比,树木成荫,这东都山庄占地虽大,当真没有一处闲置的地方。

宴会上她不好太过主动询问打探,旁人看她是陌生女客,又有郑月在,也不会贸然上前唐突,此时方才有机会,借着表现出对陆惟的浓厚兴趣,打听陆惟住处的同时,顺道也将山庄今日请来的客人都打听得七七八八。

章玉碗这才知道,郑攸今日排场盛大,请的客人还真不少,除了同为洛阳世族的柳氏、赵氏之外,还有郑氏姻亲周氏,柳氏姻亲罗氏等,另有弘农杨氏、陇西李氏也都派了人过来。

甚至官面上的,除了陆惟之外,洛州长史、司马等也都悉数过来捧场。

正所谓“天下有东都,洛阳知郑氏”,民间谚语,诚不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