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4页)

这天气,就地驻扎休息也不可能,于是就剩下继续走一个选项了。

出发前,李闻鹊除了各种土仪粮草,还送了他们一个向导。

这种地方,这种天气,迷路是寻常的事,司南也不管用,得有个熟悉当地地形地貌和村落的人。

向导很快被喊过来。

他告诉陆惟他们,前面有一条岔路,从那里去勇田可以抄近路,而且路上还有个冯华村,距离此地大概五十里,正好是马车队伍一天能走的极限,他们午夜前应该就能到达那个冯华村,到时候可以给村民一些报酬,要求借宿。

这是相对而言比较靠谱的提议了,三人当即决定继续前行。

陆惟派人往下一说,大家听说前面还有个村子,而且据说规模比较大,不仅能容纳他们这些人,还有热水热饭,俱都精神一振,加快速度,准备顶着风雪前行。

周逢春实在是受不了了,他哪里吃过这种苦,以前在老家,也有老家祖父祖母溺爱着的,后面虽然来到边城,数珍会为了笼络他,也是给了他不少钱,他当坐堂大夫虽然赚得不多,但有数珍会给的钱,也能过上中等富裕人家的日子。

他想大声抗议,哪怕把他扔到后面货车上去,可是风太大了,周逢春刚张开嘴巴就吃了满嘴的沙子和风雪,表情顿时狰狞扭曲。

众人不得不将兜帽一再压低,又用棉布或披风将口鼻罩住,紧紧勒住缰绳,方才能不让马匹失去控制。

如此艰难走到天黑,风终于渐渐小了些,只有雪还在下,而且越下越大,路上积雪也越来越厚。

向导忽然喊起来:“前面便是冯华村!”

众人伸长脖子去看,一片黑乎乎的,无灯无火,连方向都看不太清,更勿论什么村子了。

刘复怀疑:“你没弄错吧?”

向导忙道:“绝没有错的,我媳妇儿娘家有个姑姑就嫁到冯华村来了,我陪她来过两三回的,冯华村是个大村,有商队经过想抄近路,都会从这里走,久了村子里人口也多,但冯和华是两个大姓,所以才叫冯华村来着!”

伴随他絮絮叨叨的声音,车队一路来到冯华村门口。

向导提着灯笼上前,的确照出前方木头和房子的轮廓。

木头是立在村口的,那上面本来有盏灯笼,是专门给晚归和路过的人照明的,但刚才风雪太大,灯被吹灭了。

他等不及,已经扯着嗓子大声喊起来:“叶儿叔!棍子叔!”

声音在山谷回荡,一重重散开。

按照向导的说法,他对这村子熟悉,村子里的人对他也熟悉,名字一喊,人就出来了。

结果他连喊了好几声,依旧无人回应。

“不对啊,怎么会没人?”

向导自言自语,又觉得后面大队人马跟着自己过来,要是走错路自己责任可就大了,便直接提着灯要进去。

陆无事把人给拽住。

“我跟你一块去看看。”

他招呼两个士兵过来,三人连同向导一共四个人先进了村子,其他人则在外面等候。

刘复和陆惟从京城过来时,随行带了二十几人,随同公主从柔然回来的,原先有上百人,到张掖郡之后,公主询问了他们的意思,有些人已经习惯了西域习俗,想留在边城继续生活,也有的想回家去找爹娘,最后跟着公主离开张掖准备一道回京的侍卫奴婢,也就是四十多人左右。

这一共七十来人,就算不说话,随随便便在村口制造的动静,都足以惊动村子里的人,但村民们就像风雪之夜缩在被子里不肯出来一样,对外面固执地听而不闻。

刘复凭着小动物一般的直觉感觉到不对劲,悄悄往公主车辇靠拢。

“殿下,殿下!”

他压着声音在车窗边小声道。

厚厚的车帘子掀开,公主露出面容。

“刘侯何故惊慌?”

“你瞧,咱们这么多人在这里说话,马也一直动个没完,就这动静,里头的人还没听见,不会有古怪吧?我看这里邪门得很,两边山谷封闭,阴风就从中间过,建在这里的村子,风水肯定也好不到哪去,俗话说,说,呃,反正就有这种说法……”刘复编无可编,开始胡说八道。

“别怕。”公主道。

她的声音还是那样柔和,在寒风中也没有削减半分。

刘复很想说他不是害怕,但话到嘴边又觉得此地无银。

无论如何,公主的反应的确令他不知不觉安心不少。

陆惟看他们一眼,翻身下马,往村子的方向走去。

刘复还对公主嘀咕:“此人真是个闷葫芦,迎接殿下回张掖那天,我跟他说了半天话,他都不带搭理我的!”

公主眨眨眼:“他可能是嫉妒我们聊得来,才借故走开的吧。”

刘复居然信了:“那肯定是!”

连殿下都这么说,可见他们关系进展飞速。刘复美滋滋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