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追连载(第2/2页)

曾仁连连后退两步,“几乎人人都识字?这位娘子怕是在与我开玩笑。”

随后巡逻的女兵立刻接话:“这位娘子所说是真的,在大新确实几乎人人识字,这是圣人的硬性政策,圣人不喜欢大新出现文盲。”

曾仁在原地呆住,人人都识字?

也就是说,刚刚路过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识字的?但是那些百姓看起来并不像是识字的人啊,他们就像在大楚随处可见的普通百姓。

得知是一场误会,巡逻的女兵离开了,而那怀疑曾仁的娘子倒是主动的说可以帮他们读报纸。

那娘子名叫王向蝶,最开始是梨县人,后梨县并入岳县,再后面她为了感激楚旋,是第一批迁徙到扬州来的工人。

王向蝶表示帮忙是可以帮忙,但是得找个茶肆或者是食肆,在公开的环境里读报纸。

曾仁最后找了个茶肆,在王向蝶的要求下开了个包厢。

一走进茶肆,曾仁就瞧见不少年岁不算小的娘子郎君桌子上放了一杯茶水,正在低头写东西。

王向蝶解释道:“这茶肆光线好,也比较安静,也有果汁什么的,点一杯便能坐上一天,便有些读夜校的人白天有空就来此处学习。”

陈晟恍然大悟道:“难怪王娘子要开包厢,是怕吵闹道这些学习的人吧?”

王向蝶点头,“正是如此。”

商人之中又有人问:“那敢问王娘子,这夜校可是人人都能读的?”

“对,夜校是不限制年龄的。”

几人走进包厢,挨个坐好,王向蝶拿起报纸,开始念道报纸上的内容。

其余的人就仿佛乖乖听话的小学生,满眼都写着对“知识“”的渴望。

这一期的报纸主要是说的商道的事,以及最近诸多政策的一些调整,还有来自中学堂的投稿文章。

众人惊讶,原来报纸上写的都是这些东西吗,和从前大骊的邸报倒是有些相似,但是百姓是没有资格看邸报的,也是没有资格了解这些东西的。

里面有有关于商贸的政策,众人皆是听的仔细。

最近的报纸新增了一个连载小说板块,连载的是一篇推理小说,本期的报纸方才出到第二章 。

王向蝶将那小说绘声绘色的念完。

“王娘子,这就没了?然后呢?”

“怎得就没有了?”

“为何江大娘会撞见李二从罗四家中出来呢?这定是有蹊跷啊!”

王向蝶无奈道:“这小说是连载的,要等下一章,便只能等下一周的报纸了,要看第一章 的话便要去找上周的报纸。”

曾仁听的最是起劲,他一拍大腿,“下周我们还在,还能看那第三章 !”

曾仁最后给王向蝶好好的道了谢,还给她买了些水果。

就这样,报纸一物被几个商人带了回去,他们甚至为了看懂这篇推理小说,专门在走之前学了点拼音,还抄写了一份简繁对照表。

就为了回去好好的回味一下这篇小说。

于是乎,在这一众商人的带领下,大新的报纸成功的在其他国家引起不小的轰动。

比如大楚,曾仁神色紧张的回答着问题:“这报纸确实是普通百姓皆可购买,草民方才说的天气也是真的,大新的天气真的会按这上面来,即使有不准的也是偶尔。”

“你说大新几乎人人识字可是真?”

“是真的,只怕是除了刚出生的婴儿,皆是识字的。”

大楚的太子乌承德听着曾仁的回话,若有所思道:“这位楚娘娘是如何做到让所有人都识字的,这可不是件小事。”

一旁有人回答:“莫非是使了什么法术,让这知识进了脑子里?”

乌承德淡淡点头,“确实有可能,毕竟肺病本是无药可医,但是大新的那些圆圆的药丸却真的能将这病治好。”

曾仁又在乌承德的授意下继续念报纸。

这次念的是那篇推理小说。

曾仁为了追连载,可是在走之前将报纸都收集齐全了,因此他磕磕绊绊艰难的读完了四章以后。

乌承德问:“然后呢?”

曾仁将报纸放下,“殿下,这边没了呀,若是要看下一章,那得买下一期的报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