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钟鼓楼(第2/3页)

看到时钟实物的楚旋:“.这花纹倒是颇有你的风格。”

楚旋打量着面前的时钟的大小算是偏中等的,虽说项目是大时钟大时钟,但是以大新目前的生产力以及技术来说,做到这个大小就已经是极限了。

楚旋不得不说自己很佩服施嫦,原本她以为这个时钟会花上很长的时间,没想到施嫦自己不吭声的默默加班,还真给搞出来了。

施嫦似乎是看出了出了楚旋的表情,她切了一声,故作轻松道:“还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机关精巧之术更难,这种程度的西方玩意,洒洒水罢了。”

随后施嫦将平板递给楚旋,又说:“对了,这次制作这个时钟有不少工人都参与了,凡是参与了的,我都申请发笔奖金,你没意见吧。”

楚旋点头,“没意见。”

时钟摆上钟鼓楼的第一天,正好是周末,休息的人很多,引起了百姓们的围观。

朱邪阿兰也准备去看看,她现在在工厂里做工人,因为表现优异,平时又踏实肯干,上个星期还被提拔成了小班长。

草原人已经完全融入了在江南的生活,他们的口语也在和中原人的日常交流中取得了飞速进步。

甚至他们还学会了如何砍价,以及在卖东西的小贩说这个价格不能再少的时候说,“什么,我听不懂。”

朱邪阿兰现在已经很少想起在草原的生活了,在这里不用吹冷风,不用担心没有食物,不缺盐,甚至不缺茶和糖。

也许这样想是对草原的一种背叛,但是现在如果让她选,她不会选择回去。

朱邪罗洛在小学堂上小学。

其实她的年纪超了入学年龄,但是幸好教育部向下了通知,针对曾经的草原人可以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这也是为了让这些草原人能够完全融入的一个办法,将他们开始学习大新的文化和知识,那么他们将不会再有排外感。

朱邪阿兰个朱邪罗洛安静的等着公共牛车准备去钟鼓楼,她们已经等了两趟了,今天去钟鼓楼的人意外的多,两趟全都满员,那是多一个也站不下了。

朱邪阿兰说道:“难怪最近新开了个钟鼓楼站,原来是因为要放大时钟。”

朱邪罗洛想了想:“那大时钟长什么样子啊,是方的还是圆的,长的还是扁的呢?”

二人虽然日常交流完全没问题,但是到底来中原的时间不算特别长,所以说话还略带一点点口音。

话音刚落,朱邪罗洛就感觉有人在盯着她,她转头一看,果然瞧见有好几个人在盯着她看,一瞧就是一家人,老的少的都有。

她们来到江南也有一段时间了,本地的居民早就见怪不怪了,能这样惊讶的盯着她们的,只能是最近来的了。

苏玉珍和乔寻真一家子人都是第一次见到所谓的草原人,难免盯着多看了些,结果没想到还被人家小姑娘发现了。

苏玉珍连忙上前道歉:“两位娘子不好意思,我们初来大新还在观察期,对这里一切都很好奇,我们以前从未见过沙陀和处月族的人,因此不免得多看了两眼。”

乔寻真也上前拉了拉朱邪罗洛的裤腿,“好看姐姐。”

朱邪阿兰见他们没有恶意,便也说:“不碍事。”

随后几人便站在一起,一边闲聊,一边等公交马车。

乔自秋这几天看见的新奇东西太多了,房子里的透明玻璃,医馆里医术高超的医生和神奇的药物,以及风寒在此都不算绝症,竟然只是小病。

然后还发现了曾经的同僚郑由的娘子黄如容就正在医馆里坐诊。

仔细一问才知,郑由早就来到了江南。

乔自秋是听柳玉成说道今日有那时钟在钟鼓楼,让他早些去瞧,本来说好两家人一路的,结果因为乔家人太过于震惊玻璃窗,就晚了时辰。

随后几人一起到钟鼓楼站下了车,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了。

乔寻真从前是在长安长大的,自然是见过钟鼓楼的,便好奇道:“钟鼓楼里不就是更鼓吗,时钟到底是什么东西啊。”

朱邪阿兰和朱邪罗洛瞧见了从前的小伙伴,下车后就与乔家人分开了。

柳玉成也成功的找到了乔自秋,二人还真是十分聊得来。

柳玉成说:“乔大兄,你刚来扬州不适应是正常的,我刚来的时候也和个傻子一样什么都不懂,这待久了就好了。”

两家人又站着闲聊了好一会,听见周围嘈杂的声音,瞧着众人都抬头,这才抬头看去。

只见原本更鼓的位置变成了一个圆圆的东西,只是被黑布遮盖住。

下一秒,黑布被人扯去,露出一个挂着的圆盘一样的东西。

紧接着,宣传部的人拿着喇叭在钟的旁边说道:“大新的子民们,这便是时钟,从此以后将代替更鼓,成为提醒大家时间的存在,现在我来个大家介绍一下,这些个数字就是代表的24小时制的时间,这个针是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针指到哪里就代表现在的时间,比如现在便是上午的九点三十分,以后大家再也不用预估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