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3页)

他在文案总围绕着“#好书不火#必看天花板#错过后悔#今年必看书籍之一#”几大话题展开。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几个标签热度高。

然后,粉丝反馈好的书籍,他会再做进一步的视频推荐,包括但不限于从这部书遭受的流言蜚语,恶评,作者的写作心路历程等等。

最关键的,他始终围绕着“喜欢这本书的人是慧眼识珠”这个点做情感输出。

其中有一本内容相对“致郁”的散文集,虞安翻阅全文,发现内容的确不错,里面的部分句子很有话题度。

虞安很快以“物是人非,以前不想懂,现在不敢懂”和“本年度必看书籍”这个话题,买掉百来本。

这本书捞点粉丝,那本书捞点粉丝,虞安很快有了基本粉丝。

有了数据基础,平台系统会将虞安发表的视频推送到下一波的流量池里。

如今,单个视频也会有好几万点赞,大几千收藏。

最爆的一个视频,二十多万的点赞,数万讨论和转发。

虞安心道,咸鱼买书只是一个渠道,最好能走上正规渠道。

虞安点开某平台的私信,发现有一个出版社工作人员表示想请他推一本新书,前几天书店铺货,线下贩卖效果不太好。

他们准备开通线上售货,现在正在大肆宣传。

虞安加了对方好友,对方用工作号,无验证,直接加。

虞安给对方发了自己的销售流程,还有相对应的价格表。

对方没有回复。

虞安放下手机,躺下睡了。

*

第二天上午八点半,虞安刚刚到书店,收到新信息。

工作人员回复虞安,接受了报价。

工作人员看着虞安的报价表格,合作区间表格,把每一个细节点的价格都算到位。

同时,虞安还给出一份合作明细。

工作人员仔细看完后,心道:原来是职场老手,挺好的。

因为一般新手想要促成合作的想法十分强烈,很少抬价喊价,

当然,如果新手喊高价,工作人员就会果断压价,压到合适的心理价位。

在其位,谋其职。

工作人员松了一口气,遇到这种专业的,谈起来也快,没有双方扯皮过程。

出版社里核对金额时,既不会超宣传预算,负责人询问合作过程时,为什么不压新人价格时,工作人员能有理有据回复。

虞安打字:“请过目,如果有不懂的或者需要协商的,我们挑时间聊。”

接下来,虞安只需要等对方填好信息。

之前,朋友袁乐给他发了卫氏市场营销部的内部两份文件,一份是甲乙方谈价格时需要注意的点,二份是报价相关,很细,细分到每个领域的点各有千秋。

虞安根据自身情况,修修改改,拿为己用。

最终营销价格分两种,第一种是宣传视频的价钱,第二种是从虞安的带货链接购买的销量分成。

书店的上午没多少顾客。

大多是来买学习资料的人,教辅教材不是虞安负责的板块。

虞安抽空从书架上拿出这本书,撕开包装,贴好试阅标签。

而后,自己找个地方认真看了一上午。

能被出版的书,必然有那么一两点打动人的过人之处,再不济,它起码是打动了出版社的编辑们。

虞安津津有味地看到中午,书分为上下两册,第二册 还没出。

第一册 的结局,主角在三年后拿到了国内第一,下册就是他要去冲击世界大赛。

很好,虞安准备给谢绯看看,治治他的恋爱脑。

中午,大家要吃饭的时候,店里的几位同事们过来喊虞安。

同事说:“虞安,一起吃饭吗?这几天你都有事,中午老看不到你的人。我带了酸萝卜,很开胃的,你要不要尝一口?”

虞安咳嗽一声:“不了,中午约了人。”

店长反问:“又是你大哥?”

店长昨天还打趣虞安脖子上的吻痕,说他谈恋爱了。

结果,店长下午才知道自己误会了。

虞安昨天请假只是和哥哥去吃顿饭。

大家都知道虞安有兄弟

弟弟谢绯高三,正在努力备战高考,每天下午都会到书店来找二哥,总是跟在二哥背后,走路也要挽着二哥的手。

听说,感情受挫,最近心情不太好。

大哥做生意,不怎么来,但很有钱,大部分时候,都是大哥的助理过来送东西。

就连大哥的助理,次次豪车也都是接送。

大家猜测虞安和哥哥吵架,虞安离家出走。

另外一位同事羡慕地开口:“又帅又多金的大哥,我要是有,我早就不打工了!”

“我昨天看到虞安的大哥了,长得好帅啊!对了,你大哥谈恋爱了没有?我瞧了一眼,他手上没戒指啊,有女朋友吗?”

虞安也没提过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