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一社五刊(第2/3页)
这个阵容,可比《九州英雄志》创刊时的大小猫两三只强多了。
人家的稿件也不用愁,《当代》的散文稿件源源不断的供给,这份新成立的刊物压根就不知道“缺稿”这两个字怎么写。
于秋雨还特地应林为民的邀请给《中华散文》刊物寄来了几篇散文作品。
上个月,于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刚刚出版,首印2万册,在国文社每年出版的几百种图书当中显得平平无奇。
可就是这部看起来平平无奇、作者在文学界也毫无声望的散文集,竟然在上市半个月内便售罄,国文社不得不紧急加印3万册,本以为少说也能支撑个把月。
没想到不过一周多时间,各地书店的库存再次告急。
这回国文社终于相信,社里好像又出了个大爆款。
第二次加印,印刷量直接飙升到了10万册,总算是缓解了市场和读者们对于这部散文集的渴求。
但让国文社所有编辑们想不通的是,它凭什么啊?
《文化苦旅》的书稿社里好几位资深编审都看过,这些散文作品写作水平是很不错的,但缺点也不少,光是编审们给挑出来的用典错误就有几十处。
最关键的是,国内的图书界这么多年来,就没有散文集大卖的先例啊!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国内文学界出的散文大家不少,很多作品也为国人所熟知,有的作品因为上了教科书,甚至是家喻户晓。
可无论是多大的名家,他们的作品结集出版后,通常前期销量都是不温不火的,但胜在一个长盛不衰,所以总的销量还是不错的,这指的是名家。
《文化苦旅》这部散文集和国文社以前出版的所有散文集都不一样,它起于籍籍无名,可在出版当月便有一飞冲天之势。
图书销售在后世所谓“畅销书”横行之前,一直都是长尾效应。
所以照现在的趋势,这部散文集只要后面不哑火,卖个百八十万册简直不要太轻松。
国文社的同事们最近在聊到《文化苦旅》时,口中的惊叹和脸上的不可思议就没停过。
而且大家还知道,这部散文集是林为民主动向于秋雨约来的,这就更神奇了。
要不是这次《文化苦旅》要出版,国文社很多编辑甚至没有听说过中国文学界有于秋雨这么个人。
林为民不仅知道他,竟然还约人家出散文集。
现在散文集的销量爆了,谁不得说一句林总编慧眼如炬、高瞻远瞩?
难怪人家年纪轻轻就能当总编!
所以,《中华散文》编辑部对于于秋雨的新作品寄来,肯定是举双手欢迎的。
“要是算上你们通文社的《九州英雄志》,我们国文社现在已经有五份刊物了!”
程早春在说这句话时,不仅仅是感叹,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
国文社现在拥有的刊物有《当代》《新文学史料》《文学故事报》《九州英雄志》,以及新成立的《中华散文》。
《人民文学》早年是国文社和文协共同主管的,这两年分家了,成了文协那边的刊物,出版社也变成了作家出版社。
《当代》创刊于1979年,主攻纯文学领域,刊发作品类型繁杂,包括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等多种文体。一开始是季刊,然后一步步改版到双月刊、月刊,销量在这些年里稳步上升,多年来已经是国内纯文学刊物领域的一哥。
《新文学史料》是季刊,比《当代》创刊早一年,刊发的主要内容是现代文学史上各个时期重要代表人物的文章及回忆录,因为是专注于现代文学史料的记载,所以销量一直不高,十万份到二十万份之间,但胜在稳定,而且因为刊物定位独特,在国内文学界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文学故事报》创刊于1985年,属于周报,以文史类文摘内容为主,前几年销量也一直稳定在每期四五十万份销量之间。
然后就是才发了两期的《九州英雄志》,创刊号销量破百万份,目前第二期发行半个月时间,发行量已经突破了140万,国文社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份刊物打破国文社刊物销量天花板是迟早的事。
大家对于这份刊物唯一的悬念,是它的销量能否超过国内通俗文学刊物的天花板《故事会》。
细数国文社如今拥有的这几份刊物,要销量有销量、要地位有地位、要影响力有影响力,所以程早春的骄傲也是有理由的。
一社五刊,放在中国出版界,独领风骚!
享受了几秒成功的余韵,程早春拍了拍林为民的肩膀。
“为民啊,得再接再厉啊!”
林为民横扫了程早春一眼,你还想给我画大饼是咋地?
感受到林为民的不满,程早春有些尴尬的转移起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