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林老师的高度(第2/2页)

马嘟嘟大喜道:“当然愿意了!林老师您的作品,全国多少刊物抢着要呢!”

林为民笑着说道:“别这么快拍胸脯,回去问问你们主编也不迟。”

林为民的态度让马嘟嘟有些迷糊,林老师这到底是愿不愿意给稿子呢?

林为民见他的表情,只要提点道:“《当代》第一期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你见几个大的刊物发表过带有先锋文学风格的作品?”

马嘟嘟顺着林为民的话想起来,心中悚然,“林老师,这……”

“观望嘛,风气不是向来如此吗?”

林为民一句话就点醒了马嘟嘟。

《当代》今年的第一期从一月份上市开始一直广受读者好评,以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为首的先锋文学更是有一种横空出世的感觉,无数读者都在讨论这篇文章和它背后的先锋文学。

可这次先锋文学的兴起确实有几分诡异,《当代》卖的好,林老师还在《文艺报》上发了文章,私下里也去了燕京的大学里宣传。

各地的刊物不是没有发表带着先锋文学作品的,但大的刊物好像还真没发现有。

马嘟嘟回想几年前“伤痕文学”刚兴起来的时候,好像也是跟现在差不多的状况。

大家都等着别人跑这个第一枪,跃跃欲试、蓄势待发,然后终于有某个勇士站出来,这股潮流才蔚然成风。

马嘟嘟又有点不解,问道:“可您《文艺报》上都发了您的文章……”

“发了文章又怎么样?人家刊物为了稳妥起见,等一等不过分吧?”

林为民的脸上带着笑容,他现在基本摸透了很多刊物的心理。

宁可错过,不犯过错。

先锋文学这种新鲜事物,等一等又不会没,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看看到底有多少读者是愿意接受这种风格的,又或者有没有来自别的方面的压力。

马嘟嘟在林为民的提点下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心中不禁叹了口气。

自己这种小人物还是根本不了解文坛的真实情况,多亏了林老师的提点。

尽管已经了解了内情,可马嘟嘟还是觉得能约到林老师的稿子,这个机会不容错过。

毕竟,这可是林为民啊!

“林老师,请您相信我们《青年文学》,我一定把您的稿子放在在我们杂志最好的位置上。”马嘟嘟一脸恳切的说道。

他心里已经想好了,如果回去主编真的对刊发林老师的作品有疑义,他就是给主编跪下也要让主编通过,要是主编连这样都不同意,那这个工作他就不干了,他绝不能辜负林老师的信任。

林为民吓唬了马嘟嘟几句,见他一脸的如临大敌,轻笑道:“别那么紧张,我只是提醒你一下,我的作品还不至于没有人愿意登。”

马嘟嘟觉得林为民的这句话很霸气,但却并不惹人讨厌。

因为他说的就是事实,马嘟嘟打心眼儿里认可这句话。

接着,林为民就和马嘟嘟详细谈起了他这篇作品的内容。

马嘟嘟听着听着,就感觉自己的脑容量有点不够了。

勉强把故事听完之后,马嘟嘟反应了半天,眉头紧锁的总结道:“所以,这就是个把自己伪装成公安的罪犯,因为失去了记忆的原因,把自己当成了真的警察,追踪自己,最后发现自己才是罪犯的故事?”

林为民微微颔首,“不错。我刚才给你讲的大致就是我的写作手法和故事梗概,基本是利用倒叙和回环叙事的手法来制造叙事陷阱。”

马嘟嘟拼命的回忆着林为民给他讲述的内容,慢慢的提炼出其中的精妙之处。

“一开始从拼命追凶的正义公安形象,到最后成了穷凶极恶的罪犯,他最后再一逃跑,那就变成了屁股决定脑袋的绝妙讽刺。”马嘟嘟为自己的分析沾沾自喜。

林为民却摇头道:“这个结尾我不打算告诉读者邹正道最后的选择。”

马嘟嘟的眉头蹙起来,随即明白了林为民这个开放式结尾的用意,他想到了之前看过的燕大《未名湖》上所转载的林为民对于“先锋文学”的定义。

林老师真不愧是率先提出了“先锋文学”这个概念并且将马原、于华等先锋文学作家的推向大众的第一人。

这个故事,这个的开放式结局,简直就是先锋文学的模板。

马嘟嘟回想着林老师刚才给他讲述小说时的举重若轻,和他理解时的绞尽脑汁,心中越发敬佩起来。

同样都是干编辑的,同样都是搞写作,我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林老师的高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