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学研究所(第2/2页)

可林为民好歹也是个穿越的,一想到自己这么做,属实是有点给穿越众跌份儿,果断放弃了这个想法。

最后的下策就是自力更生,这个自力更生肯定不能是劳动,劳动是不可能劳动的。

他想过去偷偷摸摸做点小生意,可后来一打听,吓得不敢动了。这年头,投机倒把蹲笆篱子可不是说笑的。

就这样,研究来研究去,林为民找了个方向——写作。

经过过去这些年的动荡,民众对于知识的渴望是前所未有的,也因此造就了八十年代的文学盛世。

在《安娜卡列尼娜》这种严肃文学动辄卖出几百万册,《读书》这种文学评论杂志一期都能行销几十万册的年代,当个作家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

锚定了方向,林为民先是熟悉这个年代的主流创作方向,70年代末,正是伤痕文学大行其道的时候。

他前前后后写了几十万字的废稿,退稿都不知道被退了多少次,终于在79年的下半年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两部短篇小说接连发表在了《鸭绿江》杂志和《钟山》杂志上。

林为民不仅获得了120块钱的稿费,更是成了知青点和生产大队的名人,甚至连公社的领导都听说了他的大名,特意关照队里给他一些创作的空间。

公社出了个作家,领导们脸上也有光。

79年一晃而过,80年开3月份,公社的干事蹬着自行车到队里找到林为民,告诉他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他发表在《钟山》上的小说《一分钱的事》获得了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间传递消息的时候有些延误,他估计是赶不上颁奖了。

但是全国文协来了调令,他得到了一个去中央文学研究所进修的机会。

穿越到八十年代一年时间,终于看到出头之日,林为民想哭的心都有。

真是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