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圣僧33(第3/4页)

再者,他们定居的地方,周围的土地很适合做莜麦。

这些胡人总算看出来,去年秋天建房子那些人,周围能种麦子的土地默认是他们家的。

这么一看,他们肯定也要赶紧建栋房子,占土地种东西,万一迟了,好地就被别人抢走了。

很快,草原上一座座窑建了起来,无数的砖烧了出来。

然后一座座房子也建了起来。

期间还出现不少打架事件,为争抢最适合种莜麦的田地所导致的。

桑雅爹看着打得鼻青脸肿的两家胡人,暗自庆幸他家的房子建得早,不然他家人丁这么少,怎么打得过?

矛盾的出现比江河预计的还快。

他深深叹了一口气,现在外在的威胁已经没了,就开始内斗,这是人类的本性,看来他们要提前离开了。

鹦鹉道:“你们若是无故离开的话,草原这边的人也会恨上你。”

毕竟胡人这么爱戴玄济大师,以为他是真心实意留在草原的,肯定会将他的离开视为背叛。

江河对鹦鹉露出白莲花般清雅的笑容:“所以贫僧得找个背锅的,贫僧偶像包袱有点重,想一直保持清白无辜的形象呢。嗯,贫僧得让自己形象变得更好,若是美好的东西被摧毁了,才能激发人的仇恨吧?”

说到最后,也不知道他想到什么,满脸愉悦之色。

鹦鹉直接死鱼眼,它就不该担心他,狗宿主的心这么脏,哪需要它一只系统担心?

它还是去找海东青玩吧。

自从那两个胡人探子进驻寺庙后,鹦鹉就很少在人前张口说话。

就连江思印的教育,都由江河来接手,它没事干就天天在草原四处转悠,有时会仰躺在海东青的背上四处兜风。

海东青对这只鹦鹉特别谄媚。

也不知一只鹦鹉的眼神咋就么利,草丛下躲着不动的兔子它都能发现,有了大金主,海东青就没缺过食物。

**

虽然有互市,但中原商队依旧有不少喜欢上门收货,每到春秋两季都会到来。

胡人也很高兴能省点摊位费,特别是有生意头脑的大王子,提前收了很多羊毛,还跟大庆的商人天花乱坠吹他名下的奶粉。

目的很明显,想再提点价!

大庆的商人太狡猾了,从他们手上收购的奶粉转手一卖,可是十倍的差价呢!

跟着那些和尚道士学了一冬天的大庆官话,现在很多胡人张口就是广告语。

什么大人喝了,强身健体,小孩喝了,聪明长个,对母乳不足的孩子,这就是救命的好东西!

这些胡商变得十分精明,甚至还拿玄济大师当广告,直言这是玄济大师为爱子弄出来的,你看他那儿子,以前多瘦啊,现在喝奶粉喝得白白胖胖。

白白胖胖的江思印:……

中原的商人也到玄济大师新建的吉祥寺烧香拜佛,反正天高皇帝远,再者皇帝也没直言厌弃大师,他们不过烧个香罢了。

吉祥寺的奶茶众人也喝了。

大庆也有奶茶,还挺风靡的,但好像没这家寺庙的好喝,难不成因为草原是奶粉的产地?奶粉到了中原后没那么新鲜?

一个胡人小孩跑进来说道:“巴图,快过来,你爹要开始上课啦。”

江思印不禁拍拍脑袋,他怎么也搞不懂,为何草原的孩子现在对汉学这么感兴趣?明明以前,他们一个两个只喜欢骑马打仗,一个个高喊着,长大后要去大庆打秋风之类的。

江河目光温和地看着下方。

简陋教室里坐着的二三十个胡人孩子,他拿起简易的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下面坐着的小孩,一人一个盘子,里面是细细的沙子,他们拿着小棍子在沙面上练习大庆的文字。

他们爹娘说过,大庆商人很精明,他们卖的羊毛和羊毛衣的价格相差太远,他们要好好学习庆朝的语言和文字,下次能和商人杀个好价格。

大师早上还要做早课,是以讲学时间都放在下午。

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很人性化,学半个时辰就休息一会,偶尔他会做美味无比的点心给这些孩子吃,而且每天还有故事。

孩子们都觉得,这学习简直就是天堂吧?怪不得庆朝的人倾家荡产都想读书呢。

大师现在讲的故事是关于一个和尚收了一只猴子、一头猪当徒弟,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听得所有孩子都惊呆了。

这世间竟然还有这么神奇的故事?

他们每天都拼命学习,大师说过,若是谁学得差,就不讲故事,现在不止孩子们互相监督,孩子的父母也在监督孩子学习,他们也想听故事。

寺庙外,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听着从庙里传出的读书声,父母怎么拉都拉不走。

身材壮硕的胡人汉子不禁叹了口气,他弯身抱起儿子。

“玄济大师说过,等到秋季再招一批学生,到时你努力点,若是能考上,爹就供你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