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太监29(第3/4页)

咋地一家子就跟吃的杠上了?

**

凉康三十六年是个多灾多难的年份,如同一幕荒诞剧,演出得过于离奇,正史都不得不多添几笔,野史更是多如牛毛,成为后世小说电视电影最热衷魔改的资料来源。

多年后,史学家研究历史,发现一切是从宫中闹鬼,皇帝决定太庙祭祀开始的。

金銮殿里,朝臣跪了一地,老皇帝铁青着脸,震怒不已。

他不想下罪己书,他觉得自己没犯任何错。

但光天化日之,众目睽睽,所有人都觉得是他的错。

谁能想到祭祀时,天落巨雷,将太庙劈了不说,还烧起来。最可怕的是,天上下雨了,他本来还想着祖宗显灵,雨水这么大肯定能将火浇灭。

结果雨照下,火照燃,太庙正殿被烧得十分彻底,祖宗牌位付之一炬!

太庙祭祀此等大事,半个京城的百姓都前来观看。

事情发生时,百姓们被吓坏了,惊恐地伏跪于地,恳求上天饶恕,所有人都认为这是老天爷发怒,凉康帝被天弃之!

人群之中,有两个人忍不住偷偷抬头。

“主子真是算无遗策呢。”

同样跪倒的青年低声自语,当时他还担心人群惊恐之下,会慌不择路逃命,到时人挤人会出事。

“不会。”旁边的中年男人胸有成竹地说,“主子说今天会下雨,发现雨水都浇不熄火,百姓过于惊恐,反而迈不动脚。再者,四面都是空旷之地,即使逃命也造不成严重后果。”

对于这群封建时代的人而言,老天爷降下的惩戒太可怕,百姓吓得都跪下,等雨水终于停的时候,他们会战战兢兢的回去,不会造成人挤人现像。

“主子可有说,需要我们在百姓中散播流言,挑拨百姓对皇室不满吗?”青年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凡是能让凉康帝倒霉的事,他都特别乐衷。

“主子说别做多余的事,免得引起怀疑。”中年男人的声音听起来很冷静,虽然在主子策划山崩地裂的事件之初就已预见结果,亲眼目睹,仍是让他心湖难以平静,“这么明显的事,不用人挑拨也能引起百姓不满!主子说咱们手下的人都珍贵得紧,不能浪费在这点小事上。”

青年又是感动又是震撼,感动于主子爱惜他们这些下属的性命,震撼于将太庙烧个精光对他而言只是小事。

他不知道主子怎么办到的,除了让他们几个心腹收集些不知用来干什么的材料,主子几乎没动用任何人。

那些材料他们也不知道用处,只是听主子冷笑说要给狗皇帝添堵。

他们几个是江家留下的心腹,主子对他们并不设防,很多事都告诉他们。

然而也不知道主子是如何在重重把守之下,将东西放到太庙里的,对主子的信任让他们在祭祀这日跟半城百姓一起过来围观。

然后在大雨中,太庙熊熊燃烧,几个心腹不禁叹为观止,暗中发誓日后永远跟着主子走,这已经不是人能做到的事,能做到的是神灵吧?

所以凉康帝早日退位是正确的,他们主子上位才是天命所归。

中年男人无奈地纠正,“不是主子,是主子的外甥。”

见他们不以为然,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算了,反正主子外甥也是主子一手教出来的,这么说也不算错。

**

凉康帝带着仪仗灰头土脸地回宫。

他躲到巍峨的皇宫里,夜不能寐,在大殿焦虑地踱步,思索着这次的事情该怎么掩盖过去。

早些年,他是做过不少错事,也冤杀不少功臣,但这都是为了大凉的江山稳固,他自认问心无愧!再者这些事早就翻篇了,上天要降怒早就降,最近他可是安分守己,全国上下风调雨顺,上天不至于降罪啊?

至于闹鬼,也就闹了两回,后来不是惧怕他的真龙之气,没再出现了吗?

这是老皇帝用来搪塞朝臣百官和百姓的借口,说得多了,他自己也信了。

老皇帝后来请相国寺的高僧进宫诵经,那鬼终于销声匿迹,老皇帝却不要脸的将功劳往自己身上推,说鬼魂被他身上的龙气镇住。

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危机转化成机遇的公关,老皇帝算是最擅长的。

对此,世家贵族半信半疑,老百姓倒是相信了。

于是老皇帝信心满满地准备祭祀祖先,告诉天下,他是真龙天子,连鬼都怕,他就是天命!

然而时间转到现在,皇帝飘得不行的自信瞬间被雷劈没,但他还是坚信自己是真龙天子,能让国泰民安,他不是谁能是?

总之太庙的事不可能是他的错!

老皇帝疑心有人在太庙洒了易燃之物,但大理寺最擅断案的阮无河脚都快走断,也没发现丝毫不对。

于是老皇帝也没办法了。

看来这次的事,只能找个罪魁祸首将责任担下去,且地位不能太低,不然谁会相信一个卒子会引起老天发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