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离歌别宴 (十一)(第4/5页)
这样一看,还是父母为她打算得好,愈发想回家了。这日便来问寇夫人嘉兴那头有没派人来。
寇夫人不好空口乱说,便含糊道:“怎么,嫌姑妈家不好,就急着回去?”
原不该麻烦人的,这会她已有些顾不得,挽住寇夫人,“怎么敢呢?姑妈家里吃的用的,样样都好。是怕赶不上回去过年。姑妈,要不,劳动劳动您家里的人送我回去?”
寇夫人仍玩笑避着,“你要让我送,我是舍不得送你回去。就在我这里过年怎么啦,难道怕我这里的年夜饭不够丰盛?我看你是烦了我了,恨不得早早就离了我。”
妙真忙歪在她肩上撒娇,“我哪里舍得姑妈?依我的意思,要在姑妈家住一辈子才好呢。”
她最尾那句话委实在寇夫人心头跳了跳,唯恐成真。亲戚情分归亲戚情分,长久住在家里,谁有这份闲钱?她比谁不会算账?
寇夫人嗔一眼,“就是我想,安家也不答应。你终归是他们安家的人,连你爹也留不住。”
因为放心不下,末了趁寇老爷回家来,寇夫人特地拉着他打听,“怎么去嘉兴的人还没回来?是好是歹,总不会放着妙真在这里不管吧?你在外头有没有听见什么话?”
寇老爷先前派了铺子里一个掌柜往嘉兴探听消息,今日才回来,赶回家来正是要告诉这事,“富掌柜回来说大哥家里给抄了,一应家财都充了公,十几口人也给押上了南京。”
“他去家里瞧过?”
“这哪敢呐,他是从几位生意场上的熟人口里听见的,就是前两个月的事。”
寇夫人照例伤怀一阵,又把眼泪揩了道:“那怎么没听见衙门的有人来问妙真呢?”
“何曾问得到她头上,她可是大哥的命根子,自然是想法子提前打点好了的。我想,可能是托了常州那头使人来接她。”
寇夫人思定半日,试问:“要不要请人到南京问问这事到底是怎么定的,要是能有转圜,咱们还是应当为大哥想想法子。”
寇老爷端起茶碗连连点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语毕呷了口茶,咂了咂嘴,神色有些躲闪的意思。寇夫人心下明白,就算有法子,也少不得使钱。还不能使小钱,恐怕倾家荡产,不大合算。
她问过这一嘴,就不再问下去了。也不敢问,怕寇老爷一个大发慈悲,真抛家舍业地去救。
她自己觉得自己很是个没良心,那是她的亲大哥呀!所以接连几夜在枕上哭。
不过天一亮,眼泪就收起来了,关于设法救人的事再未提起。
天一日冷过一日,嘉兴那头既没人来,也无书信。妙真盼得额上起了颗痘,想派良恭去打听消息,心里又还恨着他,不愿睬他。
倒是良恭主动到她屋里来说要到码头去打听打听。他已隐隐有了些不好的预感,不敢对妙真说起。
他立在碧纱橱帘下,穿着件苍色的秋袍,那颜色像一片阴霾的天。妙真从镜子里看见他,登时垮下脸,在妆台上捡了把篦子丢过去,“谁叫你进来的?没规矩,一个小厮就敢私自进姑娘的闺房?”
良恭一反常态地没有笑,有些凝重的脸色,“我是来告诉姑娘,我想明日到码头上打听打听嘉兴那头的消息。”
“码头上能打听到什么?你有认得的人在那里?”
“那里南来北往的人多,兴许有从嘉兴来的人。”
“来的人就一定能知道我家里的消息么?”
妙真横着眼,那张冷冷的鹅蛋脸上还是一种稚嫩的痛恼。她自己也知道,良恭带给她的哀伤并不是刻骨铭心的。她毕竟拥有得太多,失去这样,也还有那样来弥补。其实这份痛恼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
这样安慰了自己,便答应下来,“你去好了。”
良恭打了拱手,正要转背出去,又听见妙真在那梅花凳上端着腰道:“往后我没叫你,你不许进我的屋子。你再这样不懂规矩,回去就收拾细软滚出尤家。”
他收敛了从前的不耐烦,时时保持着一张献媚的面孔,“小的不敢,小的不敢。”
她听见他低锵的脚步声,不由得想爬上榻贴在窗户上看他。不过又立刻把这冲动抑住了,仍转过去梳头。镜子里照着她无精打采的一双眼,彷如一对蒙霜的玻璃珠子。
时下夜里就是要起一点霜露的,良恭天不亮就到码头上去,夜里才回来,接连两日一无所获。这日凑巧,总算叫他遇见个从嘉兴来跑买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