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141(第2/4页)

赵宝丫走到马车边,眉眼弯弯,一张小脸迎着灿烂朝霞白得发亮:“我猜到阿爹这个时辰会回来啊,我们父女心有灵犀。”

赵凛把她拉上马车,又把自己买的一盒子糕点递给她,道:“可不,你瞧我也给你买了糕点。”

两盒糕点啊,是有些多,不过也吃得下的。

她瞧见赵凛手里的玩偶,问:“阿爹买这个干嘛,我都大了,不怎么玩这个了。”

赵凛解释:“我原以为你要空着手去,给你买的礼呢,你一起拿去给小蜜儿吧。”去别人家里总是空着手也不好。

其实赵宝丫先前也是很客气的,但她发现自己提礼品上门慧姨会不高兴,她渐渐也就拿得少了。

这会儿听他爹提起,面色经不住有些红。她接过布娃娃,弯着眼笑:“还是阿爹想得周到。”

赵凛把人送到云亭侯府门口,交代道:“阿爹要去一趟国子监,等晚些时候再来接你。”

赵宝丫摆手:“不用麻烦的,我要再侯府用过午饭再回去,慧姨会送我的。”

赵凛盯着她下了马车进了侯府,才让车夫往国子监去。路过大理寺时,恰巧瞧见有囚车停在那,囚车里坐着双脚带着镣铐、形容狼狈的徐明昌。囚车边上,徐夫人和徐姑娘双眼哭得红肿。

他避无可避的和徐明昌打了照面,徐明昌冲着他点头。赵凛想了想,下了马车从袖带里掏出了个药囊递给他,道:“明昌兄,蜀地多毒嶂,这是驱蛇和虫蚁的药囊,你带在身上吧。”

徐明昌伸手来接,往日修长洁净的指尖脏污难看,手腕上的铁链叮当作响。不少百姓在围观,他脸色却未见丝毫的窘迫,显得从容又淡定。

“赵兄有心了。”他抬头看他,目露感激:“听闻是赵兄替我在皇上面前说了话,才得以保全我这条命。我现在这模样是无法答谢你了,只是临走前能否再问问。”他抿唇,“王爷他还好吗?”

此话一出,徐夫人又气又急,恼道:“你还问他做什么?他害得我们徐府还不够惨吗?”徐夫人伸手过来拉他,“儿啊,听母亲一句劝,什么也别想了。在蜀地好好的,等哪年大赦,我就让你父亲把你接回来。”

徐姑娘递了一个包袱过去,眼泪汪汪道:“大哥,你要保重。”

赵凛也不好再打扰徐家人道别,送完药囊就上了马车。

这徐家公子还真是赤诚,都这副田地了,还关心静亲王好不好。判了死刑的人能好到哪里去?

徐明昌流放的当天夜里,静亲王就被人发现咬舌自尽死在了大理寺的监牢里。据说是为了维护身为皇室最后的尊严,想留个全尸。

对于这点赵凛是不太信的,若真想死被抓到的第一天就咬舌自尽了。为何偏偏选在大理寺准备审问他还有没有同党时就咬舌了?

不管是不是自杀,静亲王死了。皇帝、六部和徐首辅都松了口气。

六部的人开始折腾静亲王还没被斩首的仆人,立志要从他们口中撬出关于和徐府往来的证据。可查来查去,等到王府众人都快问斩了,也没查出个屁来。

赵凛好心给他们指了聚贤斋这条路,转头又提着礼品上门慰问徐首辅去了。

他一见到徐首辅就先道歉:“徐大人真是抱歉,下官今日被那些皮学生整得焦头烂额,今日才有空来府上拜访。”

“无妨。”徐首辅摆手,让人给他上了最好的茶,又问:“什么学生敢不把赵祭酒放在眼里?”

赵凛眉头轻拧:“自然是六部那几个孩子,先前下官头一次去上职就打了群架。现在想来应该是得了家里的指使,故意给下官下马威呢。”

徐首辅喝了口茶,问:“先前听说赵祭酒还请了六部尚书过去?”

赵凛颔首:“原想着借由此事给他们点教训,没想到被六部的大人给训斥了。现在隔三差五的闹事,我也是不敢再请几位大人过去的。”

徐首辅面上带笑:“那赵祭酒在内阁时常见到六部大人,岂不是难捱。”

说起这个,赵凛眉头拧得更紧:“下官对内阁不熟,都是在听六部几位大人吵。”

徐首辅:看来六部这几个老头没有他就很容易内讧啊!

赵凛又说起聚贤斋一事,道:“今日下官过来时瞧见顾尚书去了聚贤斋,说是聚贤斋的东家和静亲王有勾结,要抓回刑部审问。按照六部无耻的程度,迟迟没有找到徐大人私通静亲王的证据,只怕会狗急跳墙屈打成招,构陷大人啊。”

他满脸真诚:“徐大人还是担心些为好。”

徐首辅浑不在意,突然提议道:“难得赵祭酒今日来,不若陪老夫去钓钓鱼?”

赵凛疑惑:“去哪钓?”

徐首辅放下茶碗:“自然是老夫府上。”

徐府离皇宫不过一条街的距离,占地面积大,却装饰得极为清雅低调。府里唯一有看头的就是后花园一处宽阔的鱼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