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马脸女孩王文香
江东省、甘州地区。
江东省是个很神奇的省份,平时在国内存在感很低,但是一旦说出这个省的特点,所有人都会恍然大悟。
比如,万物皆可环江东。
哦,都懂了,这是哪个地方,当然没有鄙视的意思,就是想调侃下老表。
江东省还有一个有名的地方,这里曾经是红色首都,革命老区,历史非常光荣。
但革命老区在以前是个褒义词,但在1990年,却是一个伤心的名词,因为革命老区往往意味着交通不便、经济困难、贫穷落后。
所以全国人民都愿意支援老区,想把老区建设得更好。
谢书豪今年33岁,工作单位是首都某某日报社。
虽然走出校门已经10年,虽然工作单位和生活环境很优越,但谢书豪始终有一腔热血,想为贫困老区做出一些自己的贡献。
这不,谢书豪这次筹集了一笔资金和学习用品,千里迢迢送到了江东省甘州地区。
这里有一所宝石山希望小学,正是他结对子的学校,谢书豪一直在默默帮助这里的贫困生有书读,能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
“谢记者,谢谢,谢谢你的捐助。”
老校长黄子仁重重握着眼前年轻记者的手,整张脸都是激动的,5000块现金,还有一大堆物资,足够这个山区小学支撑一段时间了。
“黄校长,您客气了,这些钱和物资都是大家集体捐助的,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今天我转了一圈,看到宝石山小学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我觉得应该感谢的是您和这么多老师们的辛苦付出。”
谢书豪做好事根本就不图回报,所以也不有居功的意思。
“对了黄校长,现在学校里有没有特别困难的孩子?刚好我周围有几个朋友想结对子。”
黄校长一听咂了咂嘴:
“要说条件困难的孩子还挺多的,不过要说最需要帮助的,还真有这么一个孩子,不过她的情况比较特殊,不仅需要学习上的帮助,更需要医疗上的帮助。”
“医疗上?”谢书豪轻轻点头:
“这名学生是得了什么重病吗?”
黄校长看了看自己早就破旧的上海手表,站起了身子:
“这样,谢记者,你跟我一起去一趟这个学生家里,你看到后就会明白了。”
谢书豪满脑子问号,做为记者强烈的好奇感让他也快速站了起来:“行,走,去看看。”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了学校,朝着大庆寺村走去,只能步行,因为那个村子还没有通车。
刚进村子,村民们看到黄校长来了都热情打起了招呼:“黄校长,又来家访啊。”
“你们好,我来文香家看看。”
旁边几个小孩听到文香这个名字就在那边大喊:“找马面的,找马面的~~~~”
谢记者听了心想这小姑娘的绰号叫“麻面”吗?这又有什么特色?
1小时后,黄校长和谢记者出现在了一间破房子前。
房子是真破,不仅墙壁是黄泥做的,屋顶明显有黑瓦片缺失没有补齐,这还不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啊。
房子的侧边还用几根木头顶着,显然不顶着墙壁都会坍塌,简直就是危房了。
不过黄校长和谢记者都没有惊讶,因为这样的房子在这个贫穷的小山村并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
谢书豪显然更关心这位特殊学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校长,这就是学生家吗?”
黄校长点点头:“没错,就是这里,你别看现在门关着,但我说的学生肯定在家里。”
谢记者呵呵打趣道:“黄校长还是诸葛孔明呀,双手一掐就知道学生在哪儿。”
黄校长却没有笑,反而是叹了一口气:“不是我会算,而是这个学生根本就不可能出门,也出不了门。”
谢记者问号更多了,心想这是瘫痪了?
“文香,文香在不在家?”
不一会儿,里面就传出弱弱的小姑娘声音,声音含糊不清。
“谁,爸爸不在。”
黄校长听了声音变得更温柔了:“是我呀,黄校长,今天带了一个首都的叔叔来看看你。”
“噢,校长,等等……”门里面的声音还是含糊不清。
不一会儿,门嘎吱一下就开了,好奇的谢记者眼睛瞪得大大的,想看看这个学生到底哪里特殊了。
首先印入他眼帘的,是一件红衣服,而且这个红衣服是盖在这个学生的头上,将整个头都包了起来。
为啥要红衣服包头?这是客家人的风俗?
做为北方记者,谢书豪脑子里的问号越来越多,随后他又皱起了眉头,因为他看到这个红衣服盖头的学生两只手一直在门边东摸西摸。
“校长,客人,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