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公布捐款明细表(第2/3页)

所以做为医院主要负责领导,老郭同志也是一肚子怨言,一听陈棋说要“改革”捐款制度,他当然是举双手赞同的了。

“好,就按你说得办,咱们越中医院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是清清白白,问心无愧,今天咱们就做个榜样,让人家瞧瞧什么才叫真正的慈善!”

“说得好!”病房里众人纷纷鼓起掌来,这话说得带劲。

越中医院的行动很快,总务科马上将沿街马路上的报纸宣传栏改成了“善款公布栏”。

抬头写着:“傅珍珍同志捐款明细表”。

旁边写着:“每日公布,欢迎监督,监督电话留的是越中医院院办和市记检委的。”。

当越中医院的工作人员将几张红纸和白纸贴出来的时候,瞬间就围笼了一群市民。

越中医院所在的东街口本来就是闹市区,人来人往特别多。

加上洋山傅珍珍又是这段时间大家议论最多的公众人物,所以不少市民都把自行车扔一边来看热闹,不少病人都忘了去就诊,先围观了再说。

甚至不少越中医院的职工们也跑了出来,想瞧瞧什么叫“捐款明细”。

这时候越中医院的院办主任刘惠娟正拿着一个土喇叭在给市民们做宣传:

“市民朋友们,大家放心捐款,你们捐的每一分钱我们都会写在红榜上,保证没人会贪一分钱。另外,善款的每一分钱是怎么用的,我们也都公布在白纸上。

如果大家有发现自己的捐款没有被公布出去,或者善款使用有什么猫腻之处,欢迎大家拨打这几个投诉电话,也可以写信给有关部门,我们越中医院诚恳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监督善款使用!”

人群这时候乱纷纷的,不少之前捐款的人都在看自己的名字,想证实一下。

“嗨,看到我的名字了,我捐了10块钱哦。”

“我也看到我家那位的名字了,好啊,他说捐了5元,原来是捐了20元啊。”

“你家那口子可真是好心人,回家可不能骂他哦。”

“不骂不骂,这孩子太可怜了,咱们捐款,医生救命,希望她能活下来吧。”

“妈妈,妈妈,我也看到爸爸的名字了~~~”

“看来越中医院真的把每一个捐款人都填上去了,看来这钱大差不会差,这工作做得细致!”

“快去看看善款的使用情况~~~”

白纸前面,已经有人在惊叹了:“哟,这明细可真够细的,连用了什么药,单价多少都列出来了。”

“不止呢,上面还写着为了照顾病人生活,聘请了一名护工,每月100元。”

“这钱应该花,这孩子都没家属照顾,这100元花得值得!”

“我看来看看,咦,你们瞧,这人民医院用的可都是进口药,这么贵啊?”

“一分钱一分货呀,进口药不是你有钱就买得到的,我听说都是陈棋院长亲自从全国各大医院调货过来的,不容易哦。”

“原来是这么回事呀,看下一排……”

八十年代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所以人民医院门口来了这么一出“西洋镜”,瞬间就引起了全市居民们的好奇,这人群久久不散。

在招待所里的记者们正苦于今天没啥稿件好写,结果听说人民医院搞了个“捐款明细每日公布”,瞬间都来了兴趣。

于是这些记者们一个个都拼命挤进了人群中去,想看看这个捐款公示是怎么回事。

记者可都是知识分子,走南闯北什么奇怪事情没见过?捐款的黑幕没有谁比他们更了解。

所以他们马上就发现了越中医院的这个捐款每日公布非常了不起,上面不但详细罗列了医疗支出,就连小病人使用的卫生纸都单独列出一行来。

这样的公示,完全是做到了水至清,中间绝对没有什么浑水摸鱼的机会,那么这家医院的领导干部绝对是清正廉明的好干部,这个模式绝对值得全国人民学习。

于是第二天,不少报纸上都刊登了这个“越中医院捐款模式”,有图有真相。

下面再配上社论,极力支持和推荐越中医院的这套捐款明细每日公布的模式,要求全国各级慈善机构都能学习和应用,将善款使用公开公正透明化。

这下好了,一时间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热烈讨论,最后连不少机关里都在引发极大的争议,实在是这年头大家都被“捐款”给捐怕了,反而是不少真正有需求帮助的人得不到善款。

在随后的日子里,各级单位发起组织的捐款,老百姓都要求必须做到越中医院那样每日公布明细才肯捐款,否则就不捐了。

这让不少别有用心分子气得真跳脚,在背后大骂越中医院这是砸大伙儿饭碗,不当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