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陈家未来的布局(第2/3页)

按陈棋的意思,是把弟弟妹妹送到国外去读研究生,顺便长长见识和格局,将来好回国帮他。

可李校长不这么想呀,这两个人质在手,陈棋对海东医大的要求那是有求必应,要钱给钱,要项目给项目,要名气给名气。

当然海东医大对陈书陈画也不亏待。

什么入D呀、学会生主席呀、全国优秀学生呀、全国五四青年勋章呀,反正想得到的荣誉全部一股脑儿给了这两个学生。

要不是陈书和陈画还要脸,死活不肯拿钱,否则大学都准备给他们最高奖学金。

这不,越中医院要承办全国烧伤外科年会,陈书和陈画做为学生干部一起过来见习,并且帮助越中医院组织会议。

然后,咳咳,承办单位嘛,变成了海东医科大学和越中人民医院联合承办了……

越中人民医院会议室里。

看着自己小弟小妹在忙前忙后布置会场,陈棋和李校长站在后面一边“指挥工作”,一边在闲聊。

“陈棋,你真要把小书和小画送到米国去呀?”

“还没想好,我是有这个想法,家里的大姐也同意,出去长长见识嘛,以后还让他们回来。”

“以后还回来呀。”李校长摸了摸了下巴:

“小陈,如果以后你还让小书和小画回来,我觉得真没必要出国留学,咱先不说到时经历了外面的花花世界他们两个愿不愿意回来,单单说国外无论是教学还是人情世故跟国内完全不一样。

咱们海医大也有不少海归,这批人眼睛都长到脑门上去了,科研和临床的本事有,不过闯祸的本事也不小,一个个脾气大得不得了,今天不是跟领导吵架了,明天就是跟同事闹不愉快。

小书和小画都是我看着成长的,在学校里都是好孩子,如果他们出国以后也变得像那个什么,什么,香蕉人,那可就完蛋了,回国以后肯定水土不服,反而是害了他们呀。”

陈棋听到李校长的话,一下子就陷入了沉思。

李校长的话有没有道理?有,而且是非常有道理。

为啥呢?这主要还东西方文化有差异,社交模式和思维模式都是走两个极端。

在米国追求的是一个自由,全方位的自由。

比如我有自由交朋友的权力,我有自由选谁当国家老大的权力,我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力。

具体到工作上,那就是我有休息权,一周双休,绝不加班,还有带薪休假,收入待遇一个不能少。

与人交待也讲究一个自由,看你顺眼都是good friend,看你不顺眼也直接当着你的面骂fuck you,让人下不来台。

而华国呢,被儒家影响也好,带坏也罢,总之华国人都相对内敛,不会表达情感,走的是中庸之道。

具体到工作上,领导让你加班,你就得无偿加班;领导说有事,你休息天就必须来单位报到。

什么加班费?什么劳动法?开什么玩笑?

上班讲究的是奉献,提钱就是俗气,就是觉悟低,就是不懂人情世故。

而“人情世故”是要在国内生存下去的最重要保障,甚至远比什么文凭、学历、留洋经历要来得重要。

陈棋对弟弟妹妹的规划。

妹妹是女孩子,安稳点好,所以学的是临床专家,将来进医院当医生。

有陈棋这个院长哥哥在,看哪个主任敢给她脸色看?看哪个带教老师敢潜规则陈院长的妹妹?

而弟弟是男孩子,学的是药学专家。

自古医药不分家。

像陈棋这样做医生的,水平再高,再会赚钱又如何?顶级医生一年几百万美元到顶了,碰到特别的大款可能收入能上千万美金。

可这点钱在医药大佬面前,那真是眼皮子都不抬一下。

八十年代,顶级的医药公司资产都是几百亿美金起步的,像陈棋当股东的曰本尼普洛医药公司市值就达到了100亿美金。

到了几十年之后就更加不得了,医药公司只能用独家兽来形容。

比如世界排名第一的强生公司,市值2.58万亿元;辉瑞,市值1.42万亿元;罗氏,市值1.37万亿元;诺华,市值1.35万亿元;默沙东,市值1.30万亿元。

瞧瞧,医生在这些医药公司面前算个啥?

陈棋现在到处收红包、拿美金,做飞刀,一年撑死了也就上千万。

要不是他是重生者,购买了米国各大科技公司的原始股,否则他拼了一生,资产顶多就几亿美金,仅此而己。

万一碰到个败家子二代,人家几年内就给你祸祸干净。

所以要想陈家成为富豪之家,成为卫生系统第一家,陈家是必须要开医药公司的。

陈棋的规划,让弟弟开医药公司,公司自己生产药品和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