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1965(第3/4页)
陈寄北没再追问,打了水,两人一起泡脚。
夏芍也没再多想,“什么都没发生,我在这瞎操什么心,反正万辉这个月的信也该来了。”
自从去了部队,夏万辉雷打不动每月一封信,每次信里都得夹一点津贴。
夏母一分都没花,全帮他存着,说是等他退伍了,给他说媳妇用,现在也得有个几十块了。而且因为写信写得频,夏万辉那狗爬字也好看了许多,说是在部队也需要学习。
夏芍能从信中看到他的成长,觉得都说部队锻炼人,还是没错的。
说到信,第二天夏万辉的信果然到了。
当时班里的杨富贵也在警卫室拿信,听吕大爷叫夏芍,回身顺手帮夏芍也拿了出来。
“谢谢。”夏芍接过来,一看上面的寄信人,心里莫名踏实不少。
杨富贵一张国字脸上露出笑,“顺手的事,还用谢?”
边说着边往车间走,又忍不住压低声音,“那个,我这个月也涨工资了。”
五十多岁的人了,要和个小年轻说谢谢,他有些张不开口,但意思确实是那个意思。
去年打月饼,他们机制饼干班超额完成任务。不仅人人都拿到了加班费,还因为开发新产品,在节后的国庆联欢会拿到了当年的先进集体,简直是破天荒头一回。
当时夏芍作为代表上台领奖的时候,糕点车间还好,其他两个车间都惊呆了。
机制饼干班啊,谁不知道他们是糕点车间的养老院?
不,何止糕点车间,全食品厂年龄最大的除了警卫,就是他们了。
结果夏芍去了机制饼干班当班长,机制饼干班就拿先进集体了?
这个夏芍不是真像传言说的是什么福星,走到哪,哪就能跟着她沾好运吧?
那一阵好多人都在说这事,饶是他们年纪大了,没小年轻那么上进了,听着都觉脸上有光。
然后紧接着第二个月,班里开始有人涨工资了。
最先涨的是夏芍,她刚参加工作没两年,又能干,涨了很正常,大家都没往心里去。没想到紧接着下一个月,新来的小唐和班里负责推饼干的老蒋也涨了。
老蒋可是厂里年龄最大的女同志,谁能想到她还会涨工资?
这下大家心里都火热起来,到了今年,就连梁秀英和他也跟着涨了。
哪怕以后不再涨了,就这么退休,他们都是赚了,心里哪能不感谢夏芍。
夏芍却并不居功,只是真心和他道恭喜。
杨富贵还想再说什么,前面办公区门一开,老罗沉着脸从书记办公室里出来了。估计之前说得并不愉快,老头儿还回头强调了一遍,“反正这事儿我不同意。”
夏芍当时就蹙起了眉,快走几步过去,“怎么了,罗师傅?”
“没事。”老罗一见她,脸色缓和许多,“来上班了?”并不打算多说。
夏芍也就没再问,随口说起孩子的趣事,逗着老罗开心。
晚上回到家,夏芍把信拿给夏母,里面果然又夹了五块钱。
夏母拿回自己那屋收好,这才坐在炕边,眼神期待,等着夏芍念信。
信里还是之前那些内容,夏万辉不仅字写得好了,表达能力也好了,说得还挺妙趣横生。里面间或提到一两件他或者战友的趣事,哪怕吃苦,在他的笔下也不让人觉得苦。
另外夏万辉还提到,他刚代表他们连,拿了团里的优秀标兵。
夏母听着眼睛都亮了,“这个标兵是不是很厉害?”
“是很厉害。”夏芍点头,“一个团有上千人,他这个标兵只有三个。”
“上千个人里面只有三个吗?”夏母还又问了一遍。
见夏芍点头,她眼睛笑眯起来,“真不错。”语气很为儿子骄傲。
只是夏芍再往下看,表情却顿了下。
“怎么了?”夏母赶忙问。
陈寄北一条腿上挂着一个崽,正在那调收音机,闻声也看了过来。
夏芍抬起头,望向夏母,“万辉说他不想回地方,想转志愿兵。”
“志愿兵?”夏母错愕。
夏芍给她解释,“像万辉这种入伍两年的,都是义务兵,是服国家兵役。转志愿兵就是士官了,有工资,开的比之前多,不过时间也长,续一次就是三年。”
“三年啊?”夏母喃喃,“三年以后他都二十三了。”
农村结婚早,夏万辉二十岁退伍回来,再找对象结婚,她都觉得有点晚了。何况儿子这一去部队,她都有快两年没见过了,要是再续三年……
“一定得转吗?”夏母这样软和没脾气的人,都忍不住问了句。
这个夏芍也没法回答。
说实话这两年她和陈寄北发展得不错,人脉也有一些了,其实准备走走关系,看能不能把夏万辉弄过来。为此她手里还压着一笔钱,就是留着关键时刻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