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分别(第7/13页)

阿哲,号子里的好朋友,掐指算算,那已经是十一年前的事了。

他曾经说过:“兵哥,等我出去了,一定帮你抓到王二勇。”

是的,他姓秦。

……

“不是跟你说了,等我回来再给他们开门吗?”

有的人不用任何身外之物装点,也能被人一眼看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个边挂电话边下车的男人正是如此,他语气有些焦急,但仍能看出某种儒雅的气质,一看就是从事教师、培训之类的工作。

他正是曾经跟程兵一起蹲过号子的阿哲,十多年过去,那段不堪的经历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他完全成为推动社会飞速向前的一个坚实齿轮。

他急匆匆走近一座居民楼,楼体跟正常的住宅差不多,不过屋顶做了特殊的处理,类似六角形的塔身建筑,那是致敬梧州本地的古近代特色建筑群。

到楼下的时候,阿哲抬头,看了看挂在外墙,一排排整齐的空调外机,没有任何异样。他心里想着,当初兵哥是怎么都能看出各种角落不合逻辑的细微之处。

他多次按动电梯按钮,电梯姗姗来迟,没等门完全打开,阿哲就钻进去,到家时,一出电梯,他就看见家门敞开。

他心里一沉,不过那种微妙的不祥预感很快就被打消了,他几乎是小跑着回到家里,还没进门,他就听见了妻子小吴的声音。

他长长呼出一口气。

看到阿哲回来,小吴迎上来,跟两位空调维修工人介绍:“这是我老公,电器方面的事儿我可能不太明白,你们跟他讲。”

说着,小吴凑到阿哲身边,小声说:“怎么了?为什么不让我给他们开门?”

阿哲说:“没什么,提升防范意识,你自己在家多不安全。”

小吴笑阿哲草木皆兵:“这都什么社会了,有什么不安全的?”

阿哲摇摇头,没再解释什么,上前去和空调师傅们交流。

来到空调外机旁边,阿哲的眼神一下就定住了——

一直站在阿哲旁边,跟阿哲介绍情况的,是一个高大的老师傅,他操着本地口音,没什么问题,而另一个师傅一直背对着阿哲,鼓捣空调外机,从后面看过去,能看到口罩固定绳在耳部的勒痕,他全程戴着口罩,这有点奇怪。

更让阿哲心里打起鼓的是,他的耳朵尖尖的。

阿哲不动声色,从厨房取出两瓶矿泉水,递给两位师傅,那师傅只回头看了一眼,示意阿哲把水放在一边,这一眼对视,阿哲便感到头皮一麻。

眼神,是那种眼神。

他曾每天都被这种眼神包围,这眼神后来又多次出现在他的噩梦中。

谨小慎微但蔑视一切,人畜无害却穷凶极恶。

这是重刑犯的眼神。

阿哲上前一步,把水拧开递上去:“现在就喝吧师傅,看你捂得这么严实,再中暑了。”

“谢谢。”对方下意识地回应了一句,把矿泉水接过来,又拧上了盖子,放在一边。

四川口音!

太像了。

阿哲的心脏狂跳起来,难道自己当年真的一语成谶,帮兵哥抓到王二勇的,最后真的是自己?

在之后的空调维修过程中,无论阿哲怎么旁敲侧击,那个戴着口罩的师傅再没说过一句话,阿哲不敢逼得太紧,如果他真的是王二勇……自己被一个仍在潜逃的重刑犯知道家庭住址,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他倒是无所谓,主要是小吴还在家里跟他一起生活……

送走两位师傅之后,阿哲晚饭都没吃好,随便扒拉两口,就钻进书房,打开电脑,疯狂查阅921案的相关资料。

王二勇果然在逃。

阿哲越查越细,甚至点开了台平当地论坛,仔细检索带相关关键词的帖子,他不再关注王二勇,而是想知道他的兵哥现在怎么样了,算起来,他应该也出来好几年了,是否还在坚持对王二勇的追捕呢?

阿哲无法确定,但他总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第二天天一亮,阿哲就出门了。

送走了他,小吴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似乎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她想起刚刚跟阿哲确定关系时,对方坦白了那段不太光彩的历史,不过,说到激动之处,他有些眉飞色舞。

“当时我在里面总被欺负,是个前刑警兵哥一直在帮我。兵哥是好人,我一直记着他那句话,他让我出来之后,从头好好活,否则他肯定饶不了我——我能有今天,跟这句话的关系非常大!”

还真挺想见见阿哲口中的兵哥的,小吴心想,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

果然,这就见到了。

这是梧州市街边随处可见的茶楼,桌上的糕点都放凉了,硬撅撅躺在盘子里,程兵和小吴对坐有一段时间了,两个人连餐具的包装都没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