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4/4页)

要不是今个城门开得晚,我还能来得更早一些!也不知是不是昨日夜里放烟花爆竹惊到了鸡群,今个那些鸡可是整整晚叫了半个时辰呢!”

魏思武都没好意思好奇徐瑾瑜,他见那鸡一直不叫,又是让人给鸡取暖,又是给鸡准备粟米,这才哄着那祖宗开口一叫!

徐瑾瑜不由莞尔一笑:

“原来城中开城门是以鸡鸣为准吗?我素日不必鸡起的早,倒是不大清楚。”

大盛并无宵禁,可是徐瑾瑜每每苦读至子时,哪里有什么夜生活,更不知城门开启的规矩。

魏思武摇了摇头:

“以前也不这样,最起码,我们这些勋贵子弟夜里出行并无禁忌。只不过,顾大人上任之后,以这样会导致城中守卫空虚为由,直接奏请舅舅,断绝此事。”

魏思武又将曾经那些属于勋贵的潜规则说了一通,徐瑾瑜原本只是随意的颔首,但之后,他的动作渐渐慢了下来,面上突然闪过明悟之色。

他单知顾大人自异地归京上任,可是没想到其一回来,就几乎得罪了所有勋贵啊!

如此一来,一个长乐伯算什么?

四公八候,不,七候之中,只怕也有不少暗恨之人吧?

但这个范围有些太过广阔,徐瑾瑜指尖轻轻在桌上叩击,过了半晌,他才淡声开口:

“既然今日思武兄提到此事,若是思武兄有空,不妨多关注关注城门口发生的事儿,尤其是……夜间。”

一个连京兆尹都敢算计的幕后之人,虽是被断了一条财路,可也不至于用这样一件并不周密之事来抨击京兆尹。

除非,这件事对其影响颇大。

可,能否出城究竟对何人的影响大呢?

徐瑾瑜无法推测,这需要时间。

而魏思武听到这里,也是精神一震:

“瑾瑜是说,这事儿是有想出城之人的谋算?可,何至于此?”

“我也很想说一句,何至于此,可是顾五娘被拐之案纵使离奇,但却意在顾大人。

思武兄许是不知,当初那王武夫妻,要的就是被顾大人许诺放归。

可,寻常百姓又如何会有那样的心性?又如何会在那样的节骨眼提出那样完善的要求。

他们仿佛早有预料,只为等待那一刻。甚至,我怀疑即便那日我没有发现顾五娘的踪迹,顾大人也会通过别的地方发现,到时候……”

徐瑾瑜顿了一下,魏思武下意识道:

“到时候,顾五娘就是扼住顾大人咽喉的利器!他们,要的是顾大人的官位?!”

魏思武终于恍然大悟,徐瑾瑜赞赏的看了魏思武一眼:

“官位是一,更重要的,应该是官员更迭时,人心浮动的关键时刻吧。”

魏思武听到这里,也不由慎重起来,徐瑾瑜端起茶水,缓缓的抿了一口:

“只怕,此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也不知那顾大人可有头绪?

按理来说,此事本不该徐瑾瑜操心,可是顾五娘案乃是引子,他便添了几分关注,又摆脱思武兄着人探查一番,这便暂时搁置了此事。

之后大年初一到十五,徐瑾瑜过的那叫一个丰富多彩,以往门可罗雀的徐家今年频频收到重礼。

圣上那柄玉如意仿佛开了一个头,等到初六之时,信兄从皇宫里也托人送来了新年贺礼。

之后的顾大人、柳县令虽然未曾亲自上门,可那礼物也是样样用了心,尤其是顾大人的贺礼,是仔仔细细的打听过徐家的情况,每个人都有准备,极为有心。

除此之外,更有一些富豪乡绅也来送礼,但都被徐瑾瑜拒绝了。

毕竟,他们送的可不是礼,而是对自己婚事的惦记。

他还小呢!

等带着家人看过了十五热闹的灯会之后,徐瑾瑜收拾好心情准备回书院上课了。

临行前的夜里,徐瑾瑜隐隐约约记得,自己似乎忘掉了什么事儿。

这对于过目不忘的他来说,简直不可能。

可徐瑾瑜思索再三,也没有半点头绪。

直到,翌日他来到了书院,迎接他的,是所有同窗那幽怨至深的眼神。

“瑾瑜,年过得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