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铁锅(第3/4页)

这会儿,她也就跟砖瓦厂的人聊得挺好。

王大头他们啧啧称奇。

姜丽云跟他们说话的样子太老练了,瞧着不像是个年轻姑娘。

不过想到这几年姜家差不多是姜丽云在当家,他们又理解了。

再去看那个一边吃煎饺,一边时不时看姜丽云一眼,眼角眉梢全是喜色的冯易……啧啧,跟个小媳妇似的。

正聊着,有人从远处跑过来:“去省城的船回来了!”

冯易这会儿还晕乎着,听到这话也没什么反应,倒是姜丽云想起来一件事:“冯易,你带我去看看铁锅买回来了没有。”

冯易让孙金山帮忙买平底大铁锅,也不知道买到没有。

“好,好。”冯易连忙起身。

他已经把米饭和猪血汤吃光了,饺子就吃了三个,他舍不得多吃。

现在么,他要带姜丽云去拿铁锅!

等姜丽云有了铁锅,就能带着他去摆摊了!

两人很快就来到砖瓦厂的码头上。

船已经停稳了,有人拿出长木板,连接船和码头,供人行走。

他们这里称这种木板为跳板。

跳板很窄,走惯了的人能挑着砖头在上面行走自如,但姜丽云看了一眼,就确定自己不敢上去。

不过她不敢上去,冯易捧着装了饺子的搪瓷杯就上去了:“孙哥,孙哥,我要的铁锅你给我买了吗?”

孙金山穿着花衬衫喇叭裤,头发依旧梳得一丝不苟。

他虽然跟厂领导有点关系,但关系不深,跟船出去之后,搬砖之类的活儿,他全都是要干的,干活的时候,也跟周围人一

样灰扑扑。

但快到砖瓦厂的时候,他特地洗澡洗头,换了新衣服。

“你别过来,”孙金山伸出手,让脏兮兮的冯易不要靠近自己,“铁锅我买了,没有你要的大小,我就买了一个大点的一个小点的,你可以挑一个拿走,剩下的我自己留着。”

孙金山一直都有从砖瓦厂辞职,去做生意的想法。

砖瓦厂运输队的收入确实高,但挺辛苦的,而且收入一眼到头,够他花但发不了财。

城里已经有人靠着做生意富裕起来了,孙金山也想赚钱。

他也想去摆摊卖吃食,就算他不去,也可以让他家里人去。

一个煤炉一个铁锅,就能在镇上烙饼卖,不需要太多成本,多好。

冯易很快就看到了两个平底铁锅,他将之叠放起来,再把他手上的搪瓷杯放锅里,然后捧着铁锅来到码头上。

姜丽云很快就看到了那两口铁锅。

小的那个,直径大概是四十厘米,大的那个直径应该有六十厘米,两口锅的做工都非常好,又大又厚实,好好保养用一百年都不会坏的那种。

“这两口锅我都要了。”姜丽云一抬头,就见孙金山提着他那喇叭裤的裤腿,正从跳板上下来。

下来之后,看到地上全是尘土,孙金山犹豫了一下,依旧没有放下自己的裤腿,就这么用两只手提着。

姜丽云:“……”孙金山这喇叭裤有点长,甚至能拖到地上,再加上裤腿有点大……他不拎起来走路,说不定走着走着会被自己的裤腿绊到。

然后裤子还会很快变脏。

没想到孙金山是这样的人……

姜丽云是知道孙金山这个人的,这人挺惨的。

在她上辈子,孙金山在八十年代末,从砖瓦厂辞职,开始做各种小生意。

不过他都没有干成,也就是那个时候,因为他们国家发展非常快的缘故,大城市对各种物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这个时期,做船运非常赚钱。

当时有人买了一艘船,在江河里搞运输,一年下来挣了两万块。

孙金山有在砖瓦厂开船的经验,就拿出全部积蓄,又跟亲朋好友借了钱,然后跟另一个人合伙买了一艘船,帮人运货赚钱。

比如帮他们这里的砖瓦厂水泥厂,装货去大城市,然后再帮大城市的工厂,装货到他们这边……

这确实能赚钱,但这个时代的人穷太久了,一旦有赚钱的路子,大家会一窝蜂地去做。

开船运货也是其中之一。

跟孙金山一样去买船开的人越来越多,孙金山能赚到的钱就变少了,他在外面开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他某次出门后,再也没回来。

据说是因为在江上跟人起冲突,被人捅了一刀之后,推进江里。

当时她跟谢祖根刚离婚,身心俱疲的同时,还有很多人在议论她跟谢祖根的事情。

这时候孙金山死了……那之后就没人

提她跟谢祖根的事情了,都在说孙金山。

孙金山死的时候还没结婚,真的挺可惜的。

这个时候国内钢铁产量不高,铁锅价格跟工资做对比的话,跟后世比要贵上很多。

可即便如此,也贵不到哪里去,姜丽云就两口都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