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面子情(第2/3页)

都是同事或邻居,对方也确实有实际困难,借不借、租不租、借租给谁都是问题,林武峰再三告诫宋莹,尽可能回避这个问题。

宋莹听进去了,七月初,宋莹鬼鬼祟祟地回了苏州,匆匆办好了手续——她又续了两年“留职停薪”,就打算打道回府回广州了。

吴姗姗听吴建国说宋莹回来了,专门从学校赶回市区,想当面谢谢宋莹借房,让吴军安心备考。

日头毒辣,白花花的阳光灼烤着整个世界,吴家小院鸡棚里的几只鸡都蔫蔫地趴着。

吴姗姗推开院门,阳光刺眼,她下意识地眯了眯眼,看到吴建国正在院中光着膀子刨一块木板。

吴建国事先并不知道吴姗姗回家,意外之余很是欣喜,放下刨子进厨房给女儿切西瓜。

父女俩隔着一盘西瓜闲聊,吴建国听吴姗姗说她专程赶回来面谢宋莹,连连点头,“你弟弟这次考得不错,班主任看了他估的分说中专基本没问题了,他最后能搏一把,实在该感谢宋莹和庄老师。”

吴姗姗拿起面前的西瓜,不小心掉了一块瓜瓤到地上,吴建国立即把另一块完整无缺的西瓜塞在女儿手中,他自己弯腰从地上捡到瓜瓤,想也不想塞进嘴里。

吴姗姗想找块抹布给父亲擦手,她走到水池边,看到池中两把蔫巴的蔬菜,水池边还放着一碗似乎已经有了点馊味的萝卜干,吴姗姗心中一酸,“爸,你中午就吃这些啊?”

吴建国笑得憨厚,“不是我一人,我和你妈一起吃。”

吴姗姗没找到抹布,又坐了回来,她轻声抱怨父亲,“我和小敏都工作了,你们又何必这么省呢?现在钱又不值钱,存钱不划算。”

吴建国又往吴姗姗手里塞了块瓜,“总得存点钱,不定什么时候就有大用了,就像你妈给小敏存钱,小敏谈朋友了,结婚总要花钱吧,酒席、家电、家具,都要花钱。”

吴姗姗想起她刚才进院时看到的一幕,“你在给小敏打家具?”

吴建国连忙解释,“不是不是,现在小年轻结婚都流行买沙发,有人付我工钱让我帮忙打一对单人沙发,小军上学要花钱,你结……将来也要花钱,我反正闲着,就接了这个活。”

吴建国又想起一事,“我一会儿给你三十块钱,你去买点啤酒什么的带到庄家,万一小军没考上中专留在附中上学,庄老师还能照看照看。”

吴建国一边说着,一边起身去了卧室,回来时,手里攥着几张“大团结”。

吴建国递了五张“大团结”给吴姗姗,“你买三十块的东西送给庄老师,剩下的钱买回去的车票。”

吴姗姗道,“车票就一块,用不了这么多。”

吴建国只是笑,硬把五张钞票塞在女儿手中。

天气炎热,厨房空间狭小,吴建国身上的汗臭味很难闻,他的手掌上满是老茧和做木工活时不小心留下的伤痕。

吴姗姗离开家,顶着火辣辣的日头去了市中心。

无论是公家的百货公司,还是私人的铺子,商品都不多,吴姗姗顶着烈日排了好几次队,总算买到了几包本地特产糕点,

临近晚饭时,吴姗姗才去了庄家,她不仅仅拎了几包糕点给宋莹和黄玲,还盛情邀请她们一起出去吃晚饭。

宋莹感动异常,“你已经送了这么多吃的啦,玫瑰腐乳、酒酿饼、枣泥麻饼……,钱是小事,那么热的天,你一家家店跑才能买得这么齐全,这份心意太难得了,该阿姨请你吃晚饭。”

吴姗姗亲热地挽住宋莹的胳膊,“以前您请客的那家冷饮店已经关门了,我们就去巷口那家店随便吃点酒酿或赤豆糊,不花多少钱,您不肯收房租,我请您吃碗小吃算什么。”

吴姗姗转向庄筱婷,“宋阿姨难得回来一趟,下次见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你帮我劝劝她。”

小店里顾客不少,店家在店外人行道上也摆了几张桌子,宋莹、黄玲、吴姗姗和庄筱婷坐在了店外的一张桌子上。

暮色四合,新月在树梢后升起,空气中是各家小吃铺飘出的香味,风中是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和行人的欢笑声,四人都觉得心旷神怡。

黄玲感慨,“我都不知道多久没这么悠闲了。”

宋莹和人合伙开小吃铺,傍晚时是最忙碌的时刻,闻言也是唏嘘,“我要是你就经常出来走走,图南、筱婷平时都不在家,家里没多少活了,多轻松。”

店员走了过来,大家闹哄哄地点好小吃,吴姗姗问黄玲,“刚才怎么没看到栋哲和图南哥啊?他们回来了吗?”

宋莹低头看茶杯,黄玲含糊道,“栋哲去亲戚家了,图南过些天回来。”

吴姗姗当老师,养成了察言观色的职业习惯,她觉察到宋莹和黄玲都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立即不动声色地换了话题,“这几家店都坐满了人,不都说物价涨了,大家工资都不够花嘛,怎么店里生意还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