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初四(第2/4页)

太当回事反而让人家看不起,老太太你也知道,京中规矩,定亲都是元宵节走百病之后,京中这些子弟都轻狂得很,不肯盲婚哑嫁的,一个个都趁着元宵节姑娘们走百病的时候偷偷相看呢,要是他们看不中,家里长辈再喜欢,也难定下来。现在高兴得太早,只怕女孩子吃亏呢。”

所谓走百病,也是京中习俗,高门大户的女眷,轻易不见外男,一年中只有元宵夜会出门赏灯,提着灯笼从家门走到南城门处,然后走回来,祈求家人一年康健,叫做走百病。

所以京中王孙子弟也趁那时候相看小姐,否则是订婚前是没机会看见相貌的。

谁都知道娄三奶奶的意思,是说赵景眼界高,元宵节走百病的时候,会看不上卿云,这门亲结不成。

这时是在娄老太君这里吃饭,桌上都是女眷,说到说亲的事,年轻女孩子就不好插嘴了,所以卿云只是微红着脸吃饭,娴月也不好说话,但凌霜可从来不管这些规矩。

“元宵节相看又不是单方的,男方可以挑女方,女方也可以挑男方,这不是互相选择吗?怎么会怕玉珠妹妹她们吃亏呢?三婶。”凌霜不等娄老太君出言训斥,就道:“况且这也不是什么失礼的事,元宵节相看的习俗,古已有之,稼轩先生的青玉案中写得多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见这也是旧俗,没有什么轻狂不轻狂的。三婶太谨慎小心,倒把一件好事都想成坏事了。”

娄三奶奶本来是不愿吃亏的,有心反驳,但她对诗词也不甚懂,而且娄老太君轻咳了一声,说道:“今天的羊肉倒是不错。”

显然是制止的意思,她也只好顺着转移了话题,说起做菜的事来。

娄二奶奶吃完饭回来,难得没说凌霜大胆,而是哼道:“冯婉华眼皮子也太浅了,赵夫人上个门她就显出这许多嘴脸来,要是真提亲了她还得了?”

“她可不止露嘴脸,只怕会下黑手,我看咱们得防着点三房,打探一下她们最近在干什么。”娴月倚在熏笼上,懒洋洋地道。

“还是先想一下咱们元宵节穿什么吧,那几件折枝绣的衣服正好拿出来改改,我想,朱红还是有点太显眼了,不如一起穿点雅净的颜色……”娄二奶奶踌躇道。

娴月听了,便笑而不语,看向凌霜。凌霜知道她的意思——娴月穿鲜艳的好看,卿云却适合穿温柔圆融的颜色,娘是怕她抢了卿云的风头。

她刚要说话,只见自己的的大丫鬟如意匆匆跑了进来。

“太太,三小姐。”她跑得有点上气不接下气的。

“慌什么?”娄二奶奶训斥道。

如意的脸红扑扑的。

“程家来人了,程夫人来给老太君拜年。”她红着脸,最后还是说出来了:“程筠少爷也来了。”

大家顿时都笑了,连向来端庄的卿云也忍不住笑了,娴月更是拉住凌霜道:“这可得好好打扮一下咱们凌霜,你和程筠得有五六年没见了吧,一直只用笔谈,也不知道‘竹中君’现在长成什么模样了,当年倒是挺俊的。

听说三房那两姐妹把程筠也视为目标之一呢,程叔父最近也升了吧。”

“嗐,小姑娘家家,说的这些话,像什么样子。”

娄二奶奶训斥她,自己也忍不住笑容满面了,道:“我还说呢,怎么都初五了还不来。

你爹也是面皮薄,虽然是同门师兄弟,但如今也是上下级了,人家不来,我们主动去拜会一下也没什么……”

凌霜却不似她们,专往婚事上想。

“他来拜他的年,关我们什么事,我又不用见他。”

她起身就要走,被娴月死活拖住了,按在位子上。

相比对赵家的患得患失,娄二奶奶虽然常训斥她们拿程筠的“竹中君”开玩笑,其实对于这个未来女婿是十拿九稳的。连语气也十分神气。

“见!为什么不见?

咱们是世交,程筠还在襁褓里咱们两家就来往了,都是看着长大的,用读书人的话来说,这叫通家之好。

程筠还险些认了我做干妈呢,这还避什么嫌疑,不止凌霜,你们三个都去,大家厮见,好好聊一下午。”

她说干就干,催促着三姐妹换上见客的衣服,自己也拣了件深红团花蟒纹的通袖大衫穿着,抿了抿牡丹髻,换上全副的金镶红宝石头面,神气十足,带着三姐妹去见客了。

果然那边程夫人已经带着程筠在正厅里等了许久了,是娄老太君亲自在接待,娄三奶奶作陪,坐着上座。

见她们来了,连忙起身彼此见礼,管家放起鞭炮来,热闹不已。

“论理咱们姐妹不一般,早就该来见你了,可惜年下太忙,许多事绊住了,姐姐可别怪我……”程夫人也是爱说笑的性格,一边行礼一边就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