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五种羞耻(2)(第2/3页)

再说,动画片也喜欢这么演。

“一般来说,儿童文学里不会这么频繁地对死亡进行描写,尤其是不会使用你那样的写法。你笔下的死亡非常……贴近生活。有一种温暖的真实感。”希克利缓慢地说着,不仅回忆起了那些故事。

伊芙琳的故事和动画最与众不同的区别是,动画里的死亡通常都紧张、急促,夸张到远超现实。

死因可能是被从天而降的巨大铁块塞进大张的嘴里,整个身体被撑到爆炸而死(通常会配上超级可爱的烟花特效),下一秒角色的碎片就在地面上散落成小块,每一个小块都是一个活着的迷你版角色,每个迷你角色都同步做着一模一样的动作。

再过一秒,迷你的角色们就聚拢起来,橡皮泥一样拉扯变形成原本大小。

但在伊芙琳的笔下,角色会死于车祸、急症、缺乏营养和误食导致的毒发,死亡前还会进行一段急救。

死后,他们在这个故事里认识的、那些新出场的人物还会依照本地的风俗为他们哀悼并举办葬礼,念诵悼词。

紧接着后记中三个人重新出现,嬉笑打闹,说些“下次再也不会发生那种事”的话——“那种事”一般都是指他们之前的死因——然后乘坐着房车一路往前。

伊芙琳把这些小细节描写得相当有趣。真的,有趣,而且特别可爱。

没头没尾的死而复生就好像她向读者们开了个玩笑,评论家们普遍倾向于这是一种儿童和成人都能理解的黑色幽默,并且将此解读为伊芙琳对孩子们善意的告诫和提醒。

希克利读完后却忍不住直打寒战。

“这样吗?可能是因为我写的时候也投注了很多感情吧,因为他们三个就是以我姐姐为蓝本描写的啦。”伊芙琳笑嘻嘻地说,“他们都以为三人组是融合重组了我们三姐妹的性格,噗,才不是呢。他们三个都是姐姐!”

“呃。”希克利说,实际上不太惊讶,“你在每本书里都让你姐姐死一次?”

“她本来就很适合这样嘛……你看,这样写之后故事变得特别迷人,对不对?”伊芙琳也知道自己这么写很容易让了解情况的人产生误解,她用脚后跟踢打地面,“而且她自己都不介意的。看完之后她很开心呢,说我是个写作天才!”

她用眼角的余光偷看雅各的胸口,稍微有些紧张。要是被雅各误会她对姐姐有什么隐恨就糟了,她们三姐妹的关系很亲密的!

再说,姐姐也没什么不好。

她把姐姐的形象拆分成了主角团三个人就是因为姐姐太好玩了,哪怕不算上美貌,姐姐也是个超级有魅力的人。

伊芙琳看雅各的胸口是因为以她的身高实在是没办法观察雅各的表情,不过也不需要观察雅各的表情,雅各的脸上一般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基本都保持着稳定的、稍微带一点点亲切微笑的样子。

像个秘书或者特助,不像是研究员。话说雅各真的是参与保密项目的研究员吗?他一点都不忙,每天都态度悠闲、步履轻盈。

要观察雅各的情绪是个难事,不过这难不倒伊芙琳。

她很快就发现,雅各在情绪波动起伏比较大的时候呼吸会变得又重又长,这时候他胸口起伏的弧度和频率都会有变化。很轻微,但逃不过伊芙琳敏锐的眼睛。

雅各的一大优点就是对人总是没有任何恶意。连一丁点都没有。他第二大的优点就是很真诚,不是那种笨拙的、不知道怎么掩饰自己的真诚——那与其说是真诚不如说是纯粹的笨。

笨当然也很有魅力啦,可是伊芙琳自己就挺笨了,两个笨蛋凑在一起岂不是太容易出事?

雅各是那种真正的真诚,他明显有着控制自己情绪和言谈的技巧,但他选择了诚实。

就像他留给她的初印象一样,雅各,是个藏在成年人身体里的孩子。

伊芙琳很喜欢雅各。

而且雅各是真的很喜欢她的故事!他问起的是伊芙琳自己最喜欢描写的部分!

伊芙琳决定和雅各稍微多说一点点,她拉了拉雅各的手肘吸引雅各的注意力,然后告诉他:“每个故事里,他们死亡的那个段落都是我最用心描写的。”

很少有表情的雅各脸颊忽然微微抽搐,他的胸口激烈地起伏了一下,做了一次短促的深呼吸。

然后他说:“……看得出来。”

“其实我在第一本里这么写的时候很紧张的,别人看不出来,姐姐肯定能看出来三人组都是以她为蓝本的,只是拆分和放大了一下某些性格。不过姐姐看完之后告诉我说这肯定会是我最受欢迎的系列故事,结果和她说的一样呢。”伊芙琳说,“姐姐说我潜意识里可能是真的想要杀掉她,但不是因为我讨厌她什么的,反而可能是因为很讨厌别人对待她的态度,知道自己做不了什么所以宁愿换种方式让她不再受到外界的伤害,是一种倒错的保护欲……她说了好长的话,我不太记得了。姐姐应该是对的吧,她看了很多年的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