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山洞(第2/3页)

“杀谁?”沈葭问。

“杀鞑子。”

沈葭一时哑然,她听出了怀钰话里的切齿恨意,忽然想起他的爹娘就是死在蛮族手里。

延和十年,玉门关外的那场血战,似乎还深深镌刻在每一个大晋百姓的记忆里,这是国朝之殇,在那一场战争中,他们失去了大晋的战神扶风王,而怀钰失去了他的父王,王妃在城下自刎后,他又失去了自己的娘。

可是西羌已经被灭族了,延和十三年,圣上起三十万大军与西羌决战,在玉门关外杀得血流成河,男女老弱,一概不留,将其彻底赶出河西走廊,残部远遁天山,再也不敢进犯中原。

如今天下太平,除北面蒙古时不时有些异动外,好像没有鞑子可以给他杀。

更何况……

“圣上会允准你出京吗?”

怀钰是藩王,封地在陕西凤翔府一带,按理说应该年满十六就要去就藩,可圣上却迟迟不肯放他出京,只让他在眼皮子底下待着,这次光是为了说服圣上让他南下,都费了好一番工夫。

怀钰闻言,淡淡道:“总有一日会的。”

谈起这个话题时,他的眉宇间萦绕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落寞,这让沈葭忽然觉得,怀钰有点像笼子里被折断翅膀的鹰,虽是受尽宠爱,却是不得自由。

-

走了不知多远,二人终于找到一个可避雨的所在,是个山洞,洞内还算干燥,有一方石床,床上垫着些稻草,床脚堆叠着一张认不出原本颜色的毛毯,山洞角落里还有几个破陶瓦罐和缺口的破碗,看样子是有人在这生活过,兴许是当地的猎户。

怀钰和沈葭都松了口气,有人进来,就说明出得去。

除了洞口投进来的月光,山洞里面漆黑不见五指,为了照明,也为了取暖,他们需要生火。

怀钰有腿伤不便行动,沈葭便主动请缨去林子里拾柴。

外面雨已经停了,云收雨霁过后,夜空恢复晴朗,月光溶溶,落进林子里,让沈葭勉强可以看清脚下的路,她不敢跑出去太远,只在这附近拾了几根树枝,一场大雨将大地都淋湿了,但掀开落叶的腐殖层后,还是能偶尔捡到不那么湿的干柴。

雨后的泥土泛着微腥的湿气,山林间空气清新,沈葭翻着落叶时,忽然听见身后窸窣的动静,她动作一滞,后背汗毛倒竖。

是山里的野兽吗?

沈葭握紧手中树枝,缓缓转身,看见了撑着拐杖的怀钰。

她舒了口气,绷紧的神经也放松下来,问:“你出来干什么?不是让你在里面待着吗?”

怀钰的神色略有些不自然,道:“我出来走走。”

沈葭:“???”

什么毛病,腿瘸了还要三更半夜在这林子里散步,沈葭干脆随他去,继续往前捡柴。

怀钰顿了片刻,拄着拐跟上去。

听着身后脚踩落叶的声响,沈葭渐渐地没那么怕了,脑子里忽地闪过一个猜想,怀钰不会是怕她夜里看不清路,这才出来陪她的罢?

应该不会,他才没那么好心。

沈葭晃晃脑袋,甩开这个荒唐的念头。

捡够柴,怀钰又指点沈葭采了些草药,二人回到山洞内。

沈葭将树枝搭在一起,又从石床上扒拉了些秸秆稻草来,用两颗石头摩擦起火。

这些都是她一路上看商行伙计们学来的,只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沈葭的手心都被石头磨红了,那两块石头还是擦不起任何火花,她气得扔去一边,恰好滚到怀钰脚下。

怀钰捡起石头,只轻轻一擦,便有火星爆出。

稻草被引燃,火终于生了起来,因为树枝有些潮湿,闷出一阵白烟。

沈葭捂住口鼻,咳嗽着走去一旁,不慎看见怀钰光裸的一侧肩背,他背对着她,坐在石床上,正低头解着衣襟系带,一边道:“过来帮我上药。”

沈葭:“……”

沈葭红着脸走过去,石床上放着一个破碗,碗里是被捣碎的草药,她拿起来问:“这药能用吗?不会有毒罢。”

“能止血。”

“你怎么知道?”

“我看过医书。”

沈葭半信半疑:“你还看医书?你不是只看兵书吗?”

“你问题怎么那么多?”怀钰不耐烦了,回过身道,“要是不想上就把药给我。”

“凶什么,我不就问问……”

沈葭被训得有些委屈,心说到底是谁求着谁上药?

她拍了下怀钰的肩,道:“转过去。”

怀钰依言转身,除去上身衣袍,昏暗火光下,一具精悍的少年身躯显露出来,怀钰虽没少受风吹日晒,一身肌肤却白皙若牛乳,大晋军中有刺青风俗,他身上什么也没刺,干净得很,背肌瘦削结实,两侧肩头稍宽,到了腰线的位置又急遽收窄,肌肉线条十分漂亮。

沈葭呼吸变急促了些,稍稍别开眼,将注意力集中在他的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