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避暑(第3/3页)

沈葭饿了,拿起一块芙蓉糕要吃,忽然听见背后有人提到怀钰的名字,她急忙竖起耳朵。

“……怀钰也生得不错啊,你们见着他今日穿金甲的样子没有,跟平日的样子可大不相同。扶风王十六岁披甲执锐,远赴边关,于雁门关外雪夜单骑擒杀瓦剌王,名震天下。我听说,怀钰比他父王还要俊上三分呢。”

“咳咳……”

沈葭险些被糕点噎到。

辛夷忙倒了杯茶给她,替她按摩背部:“小姐,没事罢?”

沈葭摆摆手,示意无事,一边借着茶杯的遮掩,用余光去瞧刚刚说话的人是谁,居然觉得怀钰能跟“俊”这个字眼扯得上关系,莫不是瞎了眼罢?

她完全忘了先前坐在马车里,自己看着怀钰说不出话的事。

说话的人是户部尚书家的小姐,闺名陈幼沅。

与她交好的密友笑着打趣她:“哟,沅沅这是春心萌动,看上那小煞星了?”

陈幼沅面色赤红:“别胡说!”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这有什么不好承认的?”

“你再胡说!信不信我撕了你的嘴!”

陈小姐恼羞成怒,终于忍不住挥起粉拳,追着好友打闹起来。

众人都笑,笑闹声中,又听见人说:“圣上如此宠爱小王爷,想必会亲自给他指婚,只是不知会给他指哪家的姑娘了。”

沈葭看那人一眼,心说这就不用你操心了,若不出大纰漏的话,日后的扶风王妃应当就是沈茹了。

众人正嬉戏打闹着,门口帘子又被人掀起。

一名四十来岁、面白无须的白胖太监走进来,面带笑容道:“哟,咱家来得不巧了,烦问诸位姑娘,沈二姑娘在吗?”

众小姐们愣的愣,哑的哑,不约而同望向角落里的沈葭。

沈葭正吃着糕,闻言把糕放下,也不起身,径直看向那太监:“我就是,你有什么事吗?”

众人:“……”

那太监走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小火者,抬着一个铜盆,上面盖着红布,不知里面是什么。

太监笑得一团和气:“沈二姑娘好,天气溽热,万岁爷怕姑娘热着,派咱家送来一盆冰,姑娘请受用。”

说罢将红布揭了,下面果然是一盆凿碎的冰,其间还点缀着一些火红的荔枝。

众人不由咋舌,这酷暑的天气里,冰块本来就难得了,荔枝生于岭南,又极易腐坏,从南到北上千里路程,即使一路快马加鞭,也不过两三箱而已,所以格外珍贵,历来都是御用贡品。

圣上突然赏赐沈葭一盆荔枝,是为什么?

一时间,众人心思各异。

莫说别人,沈葭也有些吃惊,她进京不久,从没面过圣,皇帝对她来说就跟话本子上的人物一样,遥远得很。

她也不知接到赏赐要怎么谢恩,只好从椅子上站起来,眨着大眼真诚地说:“谢谢。”

“……”

众小姐简直要晕过去了。

那胖太监倒好相处得很,一点架子都没有,只笑着说会帮她把谢意带到,随后一挽拂尘,带着两个小火者走了。

“真是不知礼数,那是东厂的掌印太监刘锦,光说‘谢谢’二字就完了,果然是乡下来的野丫头!”

太监走后,陈幼沅把大家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沈葭心说原来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厂掌印么,人很和气嘛,一点也不凶。

她有心想回句什么,却又懒得争吵,反正这些人也不是第一次骂她是“野丫头”“乡巴佬”了,回回都是那几句,听都听厌了,再说她有荔枝吃,她们没有,还是宽宏大量些罢。

沈葭这么一想,也就释怀了,坐下欢快地吃起了荔枝。

众小姐都很无语。

等上了马车,发现也有一盆冰,贾氏方才懒得走动没下去,说是皇帝派人送来的。

辛夷好奇道:“为什么皇上要赐小姐冰呢?”

贾氏道:“还能为什么?肯定是咱们老爷深受圣宠,圣上才赏赐下来的。”

辛夷蹙眉道:“可是方才在帐中,别的小姐都没有,大小姐也没有。”

贾氏闻言大怒:“她一个庶出,也想享这等福气?!”

辛夷只好不说话了,然而心中总是疑云难消。

杜若剥着荔枝,突然灵光乍现,举起手道:“啊!我知道了,是不是皇上看中了我们小姐,想点她进宫当贵妃?”

“……”

“小蹄子!你胡说什么呢?”贾氏给了她脑门一个栗暴。

“如果天天都有荔枝吃,进宫当妃子也不错啊。”

沈葭蹲在铜盆前,感受着冰块融化时扑面而来的凉意,一脸幸福地说道。

“是啊是啊。”杜若点头如捣蒜。

辛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