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6/6页)

华夏人讲究温良恭俭让,性情温和,但真的不怕事,是真正的战斗民族。不然怎么能保得住自己的国土与国民。

永嘉帝沉吟良久,觉得马六甲海峡不握在自己的水师手里确实是一大忧患。

不过他才刚登基,不好大动兵戈,永嘉帝点头表示自己明白,“再等一阵。”

窦平旌不过是转移话题而已,见永嘉帝不再伤神,窦平旌便又恢复到了原来那副懒洋洋的模样,伸手捂着嘴,打了个哈欠,睁着有些水润的眼睛问永嘉帝,“陛下,臣可以去睡一会儿吗?”

永嘉帝运了运气,可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先帝当年一看到这家伙就气不打一处来。

自己累成狗的时候看到有这样一个潇洒随意的家伙,真的很想撸袖子揍他一顿。

永嘉帝给萧景曜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讨伐窦平旌,字里行间都是窦平旌过上了他理想中的生活的不忿。

萧景曜一点伙伴情谊都没有,一看之后便哈哈大笑。在看到永嘉帝说的要把马六甲海峡拿下后,萧景曜就更高兴了。

那个地方本来就是大齐的附属之地,四舍五入一下就是自古以来。

不过军事上的事情萧景曜并不太懂,尤其是水师,萧景曜就更挠头了。反正永嘉帝只是想和萧景曜分享一下准备干的事,并不是让萧景曜负责这事儿。对于用人方面,萧景曜还是相信福王的天赋点的。

萧景曜更注重的是闵州的经济。

有了木牛流马解放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再加上萧景曜有意打破城乡信息壁垒,商贾们在城里也建了厂,同样招工,更别提福安港口,来了就能找到活干,只要勤快点,卖力气都能攒点钱。

这对一直待在乡里的农户们是一个很大的诱惑。谁不想直接见到现钱呢?他们辛辛苦苦伺候庄稼,最后收的还是庄稼,要卖了之后才能换钱。像这种去城里找营生的行为,逐渐扩散开来。农忙时在家干活,农闲时,村里一些青壮便三五成群,前去港口找活干。

有水师驻扎在这里,时不时盯着他们,码头上并没发生什么各大势力抢活的事儿。

农户们一年下来,竟然也挣了不少钱,简直欣喜若狂,对外出找活更加积极。

萧景曜就看到城乡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甚至出现了农户进厂干活,厂里给他们放农忙假,让他们回去干活的情况。

而他们又觉得这样太麻烦,想请人干活。但现在收税都是收现成的粮食,最后还是得他们出面,这个假非请不可。还有本来该他们干的徭役,也得请假去干活。一来二去,不知有多少麻烦事。

萧景曜想了想,又给永嘉帝上了一道奏折,提议从闵州试点,百姓的各项赋税,都可以折算成现银,让他们直接用银子交税。这样,百姓们交税也能省许多麻烦。

当年萧景曜跟着尹县令看着南川县百姓交税时,就觉得这种交税方式实在太过复杂,还容易被小吏盘剥,直接折算成银子,即便要算上火耗,也比先前轻便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