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第4/7页)

正宁帝看着十分恭顺的太子,心下亦是满意,伸手拍了拍太子的肩,温声道:“朕记得,你的眼睛也不太好,不能视远物。来,看看,朕给你带了什么东西?”

萧景曜心说这东西分明是我带来的,怎么就成了你为太子带的了?乱揽下属功劳的老板都是屑。

萧景曜当然不会没眼色地将这话说出口,只是心情十分微妙,大概就是类似于“没想到你这么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会干这事儿”的微妙心态。

太子听得正宁帝这话,双目通红,飞快低头擦了擦眼角,感动不已,“父皇时刻记挂着儿臣,儿臣铭记五内!”

正宁帝的神色更加欣慰,语气又柔和了几分,“看远处东西模糊,试试戴上这边的近视眼镜看看。这些眼镜适合不同程度的近视眼。嗯……你的眼睛应当没有朕坏得厉害……”

正宁帝一边碎碎念,一边拿出一副镜片薄的近视眼镜给太子戴了上去。

饶是太子现在心绪复杂,都被这立竿见影的效果给惊呆了,“这……这,世上竟然这等神奇之物!镜片是玻璃做的,莫非又是内务府的琉璃坊做出来的?”

正宁帝在《大齐日报》上提了玻璃之后,玻璃便名扬天下,谁都知道这是正宁帝的内务府名下的琉璃坊做出来的神奇物件,比琉璃更珍贵,更莹透。

太子虽然在东宫养病,但耳目众多,如何不知道这等大事?

略微算了算玻璃的巨大收益后,太子都忍不住浮现出了去挖他爹墙角的大逆不道的念头。

财帛动人心啊!

萧景曜没有选择自己开琉璃坊卖玻璃的原因就在这里。他这个中书舍人现在瞧着倒也能唬人,十分具备狐假虎威的潜质,大臣和勋贵们也愿意同他结个善缘,对他的态度十分亲近。但这等暴利之下,萧景曜毕竟只是狐假虎威的那只狐狸,而不是令人畏惧的老虎,位高权重者撕老虎撕不动,撕萧景曜这个小喽啰还是可以的。

到时候,萧景曜的琉璃坊能保住都是万幸,但那做玻璃的方法,绝对保不住。

现在造玻璃的方法在正宁帝手里扣着,谁敢和帝王抢生意呢?那岂不是作死。

他们只是想求败,不是对这个人间没有一点留恋。

琉璃坊做出来各种样式大小的玻璃镜就已经在高层圈子中掀起了一阵玻璃风,后来正宁帝在《大齐日报》那神来一笔,更是让玻璃镜风靡全国,不知多少富户在打听玻璃的事,想给自己也买一块。

听说状元郎给未婚妻也送了一面镜子,那可是御赐之物,多么长脸啊!

在萧景曜不知道的情况下,有些人已经将玻璃镜纳入聘礼最不可少的东西。经年累月下来,竟然成了一项风俗,每回少年郎门成亲,都要送未婚妻一面镜子,寓意新婚夫妻能像萧首辅和夫人那样恩爱。

这都是后话,萧景曜也不知道。

太子觑了萧景曜一眼,猜到玻璃镜许是同萧景曜有关,只是不知其中有什么纠葛,父皇竟隐瞒了萧景曜的功劳,不曾对外说过。

怪不得萧景曜先前连着两次得了父皇的赏赐呢。原来是给萧景曜的补偿。

不得不说,太子果然是正宁帝一手教导出来的,猜正宁帝的心思,一猜一个准。哪怕养病中很难见到正宁帝,以免将病气过给了正宁帝,太子还是一来就猜到了正宁帝的心思。

太子静静看着清晰的世界,犹自欣赏了一阵,这才笑道:“有了这等宝物,天下读书人都不用再为视物不清发愁了。”

太子的近视眼还真就是当初太过用功所致。但也没办法,太子生母早逝,底下的弟弟又不是傻子,太子想要在正宁帝面前表现得完美无缺,将弟弟们压得黯淡无光,他怎么能安稳住在东宫?

不怪太子将正宁帝的宠爱看得那般重,而是他知道,若是失了正宁帝的宠爱,他这个储君之位也会岌岌可危。所以太子对正宁帝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分到底下弟弟们的身上时,才那么焦躁不安。

太子垂下眼眸,掩饰住眼中复杂的情绪。不过一息之间,太子已经整理好了情绪,笑着向正宁帝道喜,“父皇,读书人中有不少眼睛视物不清的,琉璃坊做出眼镜这物,读书人也不用再为自己的眼睛而担忧。父皇急读书人之所急,忧读书人之所忧,再也没有比您更仁德的帝王了。这不是一般的眼镜,而是父皇对天下读书人的殷殷关怀。父皇如此看重士人,则天下士人归心矣。”

好家伙,萧景曜内心直咋舌。太子这话术厉害了,拔高价值随口就来,愣是将平平无奇的眼镜和士人归心联系在了一起。明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萧景曜最开始搞眼镜,为的也是赚钱,什么士人归心,那根本就不是萧景曜应该操心的事情。萧景曜也没想过这事儿,他只是看着正宁帝和阁老们视力不好,正好弄出来的玻璃,就尝试着磨镜片做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