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第6/7页)

萧景曜哭笑不得。

萧子敬神色讪讪,当即表示,“我今晚肯定不睡祠堂!”

晚餐十分丰盛,萧子敬几乎把南川县城内数得上号的好吃的全都买了过来,满满当当摆了整整两张桌子。有肉有菜有点心有瓜果和果脯,比过年还夸张。

萧子敬笑眯眯地看着萧景曜填饱了肚子,这才说起了正事,“得知你中举后,县里许多富绅人家都送来了厚礼,田地宅院都有,我见那些东西太过贵重,都给推辞掉了。我虽然败家,也知道天下没有白得的好处这个道理。反正你也赚了许多银子,不缺钱,别贪这点便宜,反而给人落下把柄。”

萧景曜眼神大亮,努力点头,“祖父英明!”

萧子敬自得地捋了捋胡须,嘴角一翘,“那是。祖父没本事,也不能给你拖后腿。放心吧,祖父可不是贪便宜的人!”

说完,萧子敬又提到了回乡祭祖之事,“族里虽然同我们的血缘远了些,但也是同族。我看戏文里唱的,有些当官的,就是因为族人为非作歹,被连累得杀头。族长是个明白人,把族人管得老实本分。你中举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到时候必然有许多人来找你攀交情,要好处,想把名下的田记在你名下避税。你年纪小,不知道深浅,都交给我来推辞。”

萧元青插话,“一昧地回绝也不行,族人心中必然生怨,被人一挑拨,容易为曜儿招祸。不如以曜儿的名义,再给族里捐百亩良田,也让曜儿得个好名声。等他们得了曜儿的好处后,再让戏班子给他们唱几出戏,就唱您说的族人惹是生非,给全族招祸的戏。恩威并施,才能让他们不去惹事。”

萧景曜看看萧子敬,又看看萧元青,觉得只要不涉及商业上的败家事情,他们俩还是挺靠谱的。

处理和族人的关系上,萧景曜觉得已经没有自己发挥的余地了。

正事说完,萧子敬又促狭地看了萧景曜一眼,乐呵呵道:“曜儿要不要猜一猜,我拒绝了多少个前来给你说亲的媒婆?”

萧景曜嘴角抽搐,“您再说清楚一点,给我说什么的?我才多大?”

给十三岁的少年说亲,认真的吗?

萧元青拍桌大笑,“现在就算瞎了眼的,都知道你前途无量。正好你还没定下亲事,这么好的乘龙快婿上哪儿找?当然得先下手为强,赶紧抢回家!年纪小有什么要紧,先定亲,备嫁妆,挑日子,两三年也就过了。正好是成亲的年纪。”

萧景曜无语。

萧子敬见状,又是哈哈大笑,“放心吧,我都替你拒绝了。你日后肯定是要在京城当官的,娶个京官家的姑娘好好过日子就挺好,有岳家照顾,你也能轻松几分。”

萧景曜拒绝讨论这个话题,萧子敬又是一通大笑。

回乡祭祖时,如同萧元青说的那样,族人们果然十分兴奋。萧家出了个举人,那他们村的族老,在附近都能说上话。

有向萧景曜套近乎想要好处的,都被萧子敬糊弄走了,等到萧元青说萧景曜再给族里添一百亩良田后,全族人更是恨不得将萧景曜供起来,对于最先去萧景曜身边伺候的萧平安都羡慕得不得了。有同萧平安年岁相当的,更是悔青了肠子。要是他们当初对萧景曜更好一点,说不定被萧元青选去伺候萧景曜的人,就是他们了!

萧平安很是镇定,萧景曜特地让他去家里见见家人,看着又是高兴又是心疼的母亲,再看看沉默不说话,眼中也露出喜悦的父亲,萧平安的嗓子仿佛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样,掏出钱袋子递给他娘,哑着嗓子道:“娘你别担心,元青叔和景曜弟弟都对我很好,我现在还认识了许多字,不久后还能跟着景曜弟弟去京城里长见识。这些钱你收着,给康儿念书。他要是有天分最好,要是没有念书的天分,识了几个字,去县里当个账房也比在地里刨食好。”

萧母眼泪滚滚落下,伸手将萧平安抱在怀里,“平安啊,别怪娘狠心让你去伺候人。这可是个好机会,你元青叔一家都是好人,你跟着曜儿,日子也不会差。好好干活,一心照顾曜儿,别惦记家里,我和你爹好着呢!”

萧父偏过头去,眼眶微红,半晌才道:“你元青叔是我们一家的恩人,你要照顾曜儿。”

萧平安见母亲脸上果然没了病容,知道这是元青叔请了大夫给他娘看了病,又好好调理了身子。萧平安心中感激,狠狠点头,“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景曜弟弟!”

萧景曜跟在萧子敬和萧元青身后,认认真真地给每一位祖宗磕头上香。

好在祖宗们的墓都很正常,没有像萧元青胡说八道那样冒青烟着火。

祭完祖回去后,萧景曜又收到了无数份邀请帖,都是邀请他参加各种宴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