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2/3页)

服务员送来了热水。一个住客一瓶热水,两个人住就有两暖壶热水。

又告诉了他们水房在哪里。

乔薇拿开水烫了屋里的杯子,晾上凉白开。取出毛巾牙刷牙膏:“娘,咱们去洗漱吧。”

严磊娘人生第一次来到省城,处处怕露怯,到哪都紧跟着乔薇,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乔薇又去喊了那边父子俩,一起去洗漱。

那俩人别别扭扭的,也跟着洗漱了。

回到屋里,乔薇问:“爹和大哥刚才是怎么了?要是哪不合适不好意思跟我说,让他们跟您说,您再告诉我。”

“没事,没事。”严磊娘忙说,“哪哪都好。还有热水。”

她心想,老头子大儿子啥时候晚上还洗过脸刷过牙?这不是开天辟地第一遭吗,可不得别扭。

可儿媳妇强势,如今大家都怕她,两个男人也不敢说“俺们晚上不洗脸刷牙,早上也不一定刷”,只能跟着像模像样地洗漱了。

但她瞧着连严湘这小娃儿都规规矩矩地洗漱,可知道乔薇他们这些城里人日常的规矩就是这样的。倒也不是故意在他们面前讲究。

就都听她的吧。

第二天早上起来,乔薇带着他们在招待所餐厅吃了早餐。

热腾腾的,好吃是好吃,但都要花钱,还要给粮票。

严柱眼尖,瞧见了乔薇掏的粮票,悄悄告诉爹娘:“都是全国粮票呢。”

各省的粮票不能通用,能通用的只有全国粮票。出差的人需要,出差前会去换足够的。

在这个时代,因为难得,全国粮票几乎可以算是硬通货了,换啥都好使。

但一个外出办事的人,想凑这么多全国粮票,就很难。

严磊是生怕她不够,换了尽可能多的。

吃完早饭便往医院去,严磊娘还很担心:“咱的东西都搁那儿了?”

乔薇失笑:“您别怕,我锁门了。”

到了医院她要挂外科,分诊护士问:“什么情况?”

乔薇说:“应该是肾结石。”

应该两个字去掉,乔薇从一开始就知道是肾结石。

因为这本应该是严磊在今年上半年就带着林夕夕回家探亲,然后带着父亲去看病诊断出来的。

上帝视角就是很方便。

医生当然不能只听她一面之词,该检查的检查,该化验的化验,最后诊断就是肾结石,有化脓感染,暂不能确定是不是有并发症。

乔薇问:“要怎么治?”

“要手术才行。”

“好,那请安排手术。”

“那得下个月。”

乔薇眉头皱起:“为什么?”

医生说:“这个月全是学习任务,都在开会没有时间手术。”

乔薇说:“您也看到了,我家老人这情况已经很严重了,拖一天都多遭一天的痛苦。”

医生有点不耐烦:“那我也没办法啊。你有本事跟院长说去。这女同志你让一下好吧,后面还有人要看呢。”

后面的人也嚷嚷:“同志你看完没有啊,我们还得看病呢。”

这个医生根本不是能做决定的人,跟他纠缠也是没有意义的。

乔薇先退出来,站在走廊上。

她脸色不好,严家人也不敢说话。

乔薇一直很强势,如果她都没办法,他们三个土包子就更没办法了。

严磊爹和严柱都给严磊娘使眼色。严磊娘跟乔薇一起住了一晚上,熟悉了很多。乔薇对她很亲切,她便没那么怕了,试着问:“乔、乔薇,你看这怎么办?”

总不能在这里住到下个月吧,每天都是钱。

乔薇没办法,深深地叹了口气。

看她都叹气,严磊娘正要说“要不然咱先回去,下个月再来”,乔薇忽然从军挎包里掏出一坨绿色的东西,然后把挎包摘下来递给严柱:“大哥,帮我拿一下。”

严柱听话地接住,两手举着带子,像个衣服架子似的。

乔薇把手上的东西哗啦抖开,一翻手臂披上了肩头——原来竟是一件绿军装。

乔薇把胳膊套进袖子里,那袖子上还别着红袖章。

乔薇系好扣子,从军挎包里掏出一顶军帽子戴在头上,又掏出一根武装带,往腰上一扎一勒,系住。

严家三个人目瞪口呆。可知道为什么今天乔薇那个军挎包这么鼓囊囊了。

一眨眼功夫,乔薇已经穿戴整齐。

这是最后的手段,她预备了,本是期望用不到的,但终究还是得用。

她把军挎包又斜挎在身上,把严湘推到严磊娘身边:“好好跟爷爷奶奶待着,哪也别乱跑。”

她又对公婆和大伯子说:“你们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去去就回。”

一身绿军装,头戴军帽,腰扎武装带,臂上有袖章的乔薇转身朝走廊另一端走去。

走廊里的人看到她这身装扮,都下意识地给她让了路。

严家三个人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