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3页)

陈淑兰还拿了一个南瓜给徐美珍,“那些新兵蛋子胃口都好,你得多备一些。我去帮你弄吧,正好我家里没什么事。”

徐美珍笑着说好,和陈淑兰坐下摘韭菜后,她想了想,试着问,“淑兰姐,咱们这家属院里只有一个供销社,要是家里的孩子馋了想吃肉,你们是去山里打猎吗?”

“这个嘛。”

陈淑兰转了转眼珠,把凳子往徐美珍那挪了一些,“咱们是自己人,我和你说也没关系。咱们这里没黑市,一般只能去供销社买肉。即使打到猎物,也要上交大部分的猎物,因为山里的东西都是国家的。”

“不过呢,还是有人大胆一点,会私下找熟悉的人卖了。你刚来,不太懂这里的事,他们可能也不放心你。如果你要买肉,你就和我说,有人打到野猪,我就帮你多买一点。”

“好嘞淑兰姐,那真是太好了。”徐美珍感谢道,“我还以为到了这里,以后只能吃素了。”

“那不会,咱们靠山靠河,野物其实很多,就看有没有那个胆子。”

陈淑兰为人直爽,而且很大方,在家属院很吃得开,“而且周末休息时,我们也可以进城去,到时候多买点回来,藏着点就是。我家那两个小的,胃口都好得很,一周至少得吃一次肉。”

对陈淑兰来说,能一周吃一次肉已经很好了,毕竟孩子们会长大,她要存钱的。

徐美珍笑了笑,她想的是,最好能天天吃肉。

不过在这个时代不太可能,毕竟供应都有限。

她们两个在摘韭菜,姚虹则是在院子里翻地,她从供销社买了葱头回来,迫不及待地想种下去。

因为院子的铁门开着,路过的人有的会看一眼,隔壁的谢兰看到后,立马过来搭话,“你要种葱头啊?”

“是啊大姐,这不是七月葱八月蒜么,现在种葱正好。”姚虹撑着锄头,休息片刻。

“我也喜欢种菜,我家就住你边上,你知道吧?”谢兰刚才回家,一直没搭理孙子,等孙子去上班,她才出门洗衣服。

姚虹说知道,“我孙女说了,说你还送了菜来。真是多谢你啊。”

“不客气,咱们都是邻居,互相照应下是应该的。我想着你们刚搬来,肯定没什么菜,正好家里种得多。对了,我家有小白菜的种子,都是我自己留的,你可以和葱头一起种下去,我去给你拿一点哈。”说着,谢兰就转身走了。

姚虹看谢兰那么热情,想着谢兰这人还蛮好相处的,她又想到早上谢兰和对门的人吵架,不由叹了口气,丧子之痛,确实很难受。

很快,谢兰拿来了几包种子,“这包是小白菜,这包是盖菜,萝卜的是这包。我家还有香菜种子,但我不懂你吃不吃香菜,便没拿过来。”

她转头看了看,“你家门口就这几块地,种不了什么东西。我是因为很早就挖了一块地,后来没给我收了,就一直种着。”

姚虹笑着说谢谢,她请谢兰进屋喝茶,但谢兰说不用了,还得去街头的河里洗衣服。

等谢兰走后,姚虹看着手里的菜种,再次为谢兰叹了口气。

她把菜种种下后,家里飘出了香味,进屋洗手时,儿媳妇已经开始烙韭菜煎饼。

小孙子和小孙女坐在一旁,正吃得精精有味。

“奶奶,您也来吃。”徐瑶给奶奶递了一块煎饼,“妈妈做的煎饼可好吃了。”

一旁的陈淑兰也夸道,“确实好吃,我做的煎饼就没那么外酥里嫩,还是你们北方人会做面食。”

徐美珍给陈淑兰装了一盘,“这些你拿去给虎子他们吃,当我谢谢你给的韭菜。”

“那我不客气了。”陈淑兰也得回家做饭了,笑着和徐美珍说了再见。

徐美珍煎饼的同时,还在切香菇和菜丝,光吃煎饼容易噎着,她打算煮点酸辣疙瘩汤,待会让丈夫他们配煎饼吃。

徐瑶吃完一块煎饼,帮着看灶膛里的火。

快中午的时候,院子外传来说话声,是杨立廉带着人和木板回来。

除了四个新兵,还有赵合言,一起帮着把手拉车的木板扛进院子里。

姚虹招呼他们进屋吃饭,新兵们还有点不好意思,直到杨立廉笑着开口,才一起进屋。

刚进屋,就闻到扑面而来的香味,他们正好肚子饿了,馋得流口水。

“大家快进屋坐,我再给大家炒个咸鱼就好了。”徐美珍笑着道,“你们别嫌弃午饭简单啊,嫂子刚搬来,还没屯到什么好吃的。”

新兵们笑着说不会,等他们进屋后,看到桌上有除了煎饼和疙瘩汤,还有菌子和红烧冬瓜,一个个都亮了眼睛。

“杨军医,你每天都吃那么好吗?”

“嫂子也太会做饭了吧,难怪你天天夸嫂子好。”

“杨军医你太幸福了,嫂子漂亮又能干,我真羡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