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双龙抢珠,夺魄葫芦(第3/4页)

明玉尊者若有所思的说道。

宇文穆与慕容千山,全都眼神发亮。

心道,这下稳了。

……

北周王廷所在朔风城,暗中一些行动,暂且没人知道。

南离玉京,却是风声鹤唳,无论是市井,还是朝堂,此时全都人心惶惶,处于一种低气压的状态之中。

南方一统的消息,也不知是谁抢先一步,在朝堂反应过来之前,就散播于玉京大街小巷之中。

更别提京畿三辅之地。

更是传得有鼻子有眼,让人听着,就感觉到大离王朝,已经快要玩完了。

就算是当初北周入侵,兵锋直指玉京那会,都没有如今这般声势。

原因很简单。

北周王廷,主力军队,毕竟是胡人出身,习惯了在马背上过日子,逐水草而居,掳掠成性。

不说他们的生活习惯,与中原百姓大不相同。

就说这些人的凶残心性,更不会得到百姓认可。

对方再凶再狠,也无非就是大一点的土匪强盗。

这么些年来,底层民众,遇到的土匪强盗,不说多如牛毛,也是司空见惯。

面对这种人,他们自有一套生存法则。

总能活下去。

北周人,也总会退去。

太平从来没有远离,苦难也只是暂时的。

这就是京畿百姓内心的想法。

但是,南方一统,百万大军聚集,不久之后,就要挥师北上,兵锋直指玉京。

这是什么?

是要改朝换代啊。

当初,姬海伏龙的故事,告诉所有人。

由南统北,并不是什么奇事。

只要天时、地利,风云际会,这事也不是不能发生。

而眼下的大离王朝,早就不得人心。

有些人也想着,是不是换个朝廷,或许日子会好过许多。

竟然对南面的平王军即将北上一事,并没有太多抵触之心。

听说,还有许多人,偷偷在家里准备了一些彩布,一些酒水香茶,准备喜迎“王师”。

这事闹得。

听说,今日早朝之时。

姬长寿在大殿之上,掀了桌子。

咆哮之声,连朱雀门外守卫军士,都能听到。

可以想象得到,这个早朝,是如何的一塌糊涂。

人心离散。

大离的离。

因此,姬棠这一日,并没有守在锁龙台。

也没有再去仔细打磨,即将炼成真龙法身圆满的蛰龙经。

他难得的抽出一点时间,把一柄白玉剑令放到姬玄同的手里,还递过一个小小葫芦。

“就连燕北飞携五万御林军都败得轻易,大军南下一事,已没有太多必要。”

姬棠面色沉重。

比他的面色还要难看的,就是姬长寿。

他甚至感觉到自己屁股下的位子,都已经有些烫人。

事情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个地步的呢?

姬长寿想不明白。

自家大儿子姬玄同得了老祖召见,是不是就证明,在老叔祖的眼里,自己已然不值得信任,想要培养下一任皇帝。

是了,这么些年来。

大离王朝急转直下,风雨飘摇。

直至今年,气运少得可怜。

以至于,老叔祖的青龙法身,迟迟未得圆满。

连那锁龙台的萧后以及鸾琴都没有炼化掉,可谓处处不顺。

但这是自己的错误吗?

若非,老祖宗十余年来,疯狂抽吸气运炼法。各方危机早发,以至民不潦生,烽烟四起。这天下,又岂会落到如此地步?

可是,有些话,他作为后辈,就算是身为皇帝,也是不能说的。

这锅,只能自己背。

而且,还得背得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否则,天家从来就不是什么讲道理的地方。

他怕自己死得不明不白。

就像当年的姬长乐。

‘得,既然不能修练蛰龙经,那个御女三千,白日飞升的故事,希望是真的吧,还差一点时间,孤就可以突破神武,也无需抢夺气运之力……’

姬长寿眼底深处,寒光微闪。

转头不经意的看向锁龙台处。

此时已然有了自己的打算,作了一个决定。

嘴里却是笑呵呵的说道:“同儿,有着夺魄葫芦在手,倒是不会失败。虽然如此一来,会损失大部分真龙血精粹,未免有些不美,但也差不多足够了。

若你立下此功,收拾山河,这大离王朝,就会交托你的手里。希望,不要让为父失望。”

“孩儿,孩儿誓死,不辱所命。”

姬玄同哽咽出声,眼角流出泪水,感动得一塌糊涂。

“也请老祖宗放心,有着那人天聪魄在手,万无失手的道理,不到最后关头,孙儿也不会用出长生剑令,还请静待佳音。”

说完恭敬拜下,颇有一种风萧萧易水寒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