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懂了,不要姑父!(第2/3页)
他说道。
目前额定兑换是一枚银钱,也就是一两重的大银币,值宝钞四贯,而宝钞一贯买糙米一石,这个币值从他帮朱元璋换成新宝钞后,一直都非常稳定。一则倭国,辽东这些地方白银源源不断产出,尤其是倭国,二则强制结汇也让海外白银都进银行,三则粮食产量持续上升,导致目前大明粮食充足。而且新宝钞无论印刷技术还是水印以及变色油墨这些,都最大限度杜绝了伪钞,目前造伪钞的仅仅攻克水印和印刷,但变色油墨这个真没能解决。
这一切都保证了宝钞坚挺。
当然,依然支撑不了完全的自由兑换。
还是小额可以。
大额就得准备好进诏狱。
不过京城银行的存银,依旧足以支撑杨丰的犒赏,说到底想让这些士兵就这样散了,就是得给他们最有冲击力的好处。
一人十两银子。
四十石米,几乎相当于这些军户两年以上的收入了。
就这样随着耿炳文的自杀和杨丰的银弹,这一路北军直接撤了,各回各卫,不再参与这场战争,不过这只是对这一路的,其他各路都分别有不同犒赏方式……
主要是他也没那么多。
一辆辆拉着银币的马车上前,三万山东卫所兵列队领银子,领完之后开开心心地走了,看得小公主一脸肉疼,不过这个属于朝廷借的,以后还得要加上利息还的。更何况接下来还有的是可抄家的,那些追随朱允炆的士绅,有一个算一个,他们刚刚在欢呼摆脱了朱元璋的阴影,没想到紧接着第二波就要降临了。
分完银子的杨丰和小公主,走浮桥返回盱眙,然后直奔凤阳。
他们还没到凤阳,就得到了朱允炆撤军的消息。
后者拒绝进城。
只是把他哥哥的棺材送进了城里。
反正这棺材他留着也没用了,里面的朱允熥倒还没臭,主要是他们提前做了些防腐处理,不过再拖下去的确该臭了。而且就算送进城,也得送进冰窖,等处理完朱元璋的葬礼才轮的上他。
大明承光皇帝总共在位七个月零五天,不过实际主政得三年多。
也不少了。
毕竟原本历史上还有一个月的。
雄心壮志准备亲自打造一个真正盛世的他,最终倒在了自己亲哥哥的手中。
壮志未酬啊!
他是个好皇帝。
除了性格急躁点,没什么太大的毛病。
因为长期受现代思想影响,不喜欢滥杀,做事都讲究法律,哪怕他拿的法律其实是大诰,重经济,鼓励工商业,对农民延续他爷爷的原则,尽可能减轻赋税,但对于儒生就没什么好脸色。
可以说他是一个在各方面尽量向现代思想靠拢的皇帝。
然而……
这也是他悲剧的根源。
一个超越了时代的人,除非有杨丰这种开挂的能力,否则必然不容于时代。
悲哀。
而朱允炆率领他的监国朝廷撤往苏州。
估计还是想以苏州固守。
这纯属痴心妄想,苏州士绅会毫不犹豫地卖他。
“不过他们要是出卖允炆,咱们倒是不好抄家了。”
小公主说道。
他们俩现在正走在杨丰当年北上时候经过的小村子,那个里正也依然还是,正带着村子里的百姓,在路边向着公主殿下的马车行礼。杨丰则向着他们举手致意,不过看得出他们生活改善不小,身上衣服的补丁比例比上次少的多。虽然沿淮一带的确灾害频繁,但这时候人口也少,能住人的肯定是最适合的,再加上这里距离京城近,各种新技术也传播过来,改变是必然。
毕竟这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帝国。
这是真正古典盛世,可不是麻哥那种地瓜盛世。
话说大明的第一批地瓜,还在皇城里面专门开辟的种植园里,按着计划再过几天就该剪苗插秧了。
“咱们想抄家就抄家,有理由要抄家,没理由编个理由也要抄家。”
杨丰说道。
“我就喜欢你这种样子。”
小公主很开心地说道。
“大使,殿下,有一队战船过来接咱们。”
那名指挥在马车外面报告。
杨丰举起望远镜,看着远处淮河上一艘艘战船……
“这是谁的战船?”
他问道。
“不好说,两边都有战船,凉国公在凤阳控制了原本凤阳留守司所辖的水师战船,江夏侯和秦王等人,则有淮扬一带水师过去增援,他们两家水师倒是在淮河上偶有交战。
至于这些……”
指挥看着船上一个将领的身影说道。
杨丰随即把高倍镜递给他。
他赶紧接过,在杨丰指导下用这东西很快锁定目标……
“淮扬的船,这是大河卫指挥同知,他们在发旗号,要咱们到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