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建文三巨头(第2/3页)

“那个兵部尚书齐泰,和朱允炆之间有没有交往?”

杨丰突然说道。

他差点忘了,齐泰这时候已经是兵部尚书。

“齐泰,没注意过他。”

小公主说道。

“盯着他点,朱允炆身边肯定有另外一群出谋划策的,黄子澄,方孝孺可以确定,但这俩都没实权,他们必然要找有实权的,齐泰正好合适。而且目前朝廷几个主要大臣里面,两个北方人可以排除,郑沂和严震直并不是科举出身的,儒生们未必看得上他们,而且礼部和工部也没用。剩下无非茹瑺三人,茹瑺是文臣之首,但他是个老滑头,而且也不是科举出身的,朱允炆不可能敢信他,至于郁新是凤阳人,不算他们一伙的。剩下就只有齐泰了,科举出身,兵部尚书手握实权。”

杨丰越说越觉得齐泰可疑,不是因为原本历史上,而是朱允炆如果真想在朱元璋死后以武力夺皇位,就必须有可以依靠的。

之前是晋王。

现在别说晋王,连周王都没戏了。

其他几个藩王里面,至少目前看并没有人明确支持他,虽然他要是武力夺皇位的话,这些藩王肯定不反对,但要说目前就支持还不好说。这次很明显他想的是借助江南士绅的支持,那么他就必须在朝中大臣里面找个符和这种背景的,而齐泰是目前主要大臣里面最合适的。

溧水人,科举出身,兵部尚书……

“建文三巨头这是要完成组合了!”

杨丰很有兴致地说道。

“难道我爹一死,他们真的会打起来?”

小公主有些忧郁地说道。

“这种事情没有别的选择,他不拼一把结果也是死,从他上次的刺杀开始就已经没有退路。”

杨丰说道。

“要是我爹提前把他封到很远的地方不就可以了?”

小公主说道。

“那你觉得你另一个侄子,不会担心他在外面发展势力,然后某一天卷土重来?你爹就算把他封到外面,最后皇太孙继位,也是一纸诏书,先给他移封个好地方,显示自己的宽仁,然后等他离开封地,就会有人告状说他之前在封地上犯下种种罪行。

而且证据确凿。

于是顺理成章也就被废,然后直接送凤阳高墙反省。”

杨丰说道。

这是必然的结果。

这种事情上哪有什么亲情可言。

都已经撕破脸了,最后只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哪怕朱允熥念点亲情,蓝玉等人也得催他弄死朱允炆。

“怪不得古人说,愿世世勿生帝王家!”

小公主很惆怅地说道。

“拉倒吧,那是倒霉时候,作威作福时候恐怕都庆幸自己生在帝王家,穷人快饿死时候,一样要说愿世世勿生穷鬼家,这种事情都是正常的情况每人看到,特殊的反而都注意了。”

杨丰说道。

“呃!”

小公主尴尬一笑。

这时候春姬带着绿奴走进来……

“奴婢见过主人,见过公主。”

她行礼道。

“都是自己人,不要那么多礼!”

小公主很大度地挥手说道。

仿佛自己已经是杨夫人,至于绿奴是来汇报工作的,她虽然是杨丰的姬妾但实际主要在辽东,去年基本上都在会宁,毕竟还要管着垦荒队。去年杨丰的会宁垦荒事业正式起步,张定边亲自带着那些老反贼们,连同杨丰雇佣的那些雇员,在垦荒区修渠道,开垦农田,然后种大豆。

至于所需食品除了运输外,还有就是自己打猎捕鱼,另外也和周围的兀狄哈部落交换。

几千人倒也没饿着。

不过维持成本很高,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毕竟他们需要的粮食,都是海运到龙泉府,然后再以驮队陆运到松花江上游装船放流,而且这些船也都是一次性的,所以还得有造船的,好在那里遍地原始森林,倒是成本不高。

目前的大豆单产的确不低,亩产平均超过两百斤……

好吧,其实挺可怜的。

黑土地上亩产两百斤。

但目前的品种,也就是能到这个产量了,实际上内地大豆的亩产就是一百左右而已,哪怕用最好的地,其实也就一百五以内,而平均的话,其实就一百斤,他们能到平均两百,这已经算是产量惊人了。绿奴这次就是押运一批大豆过来的,因为距离太远,从过完年就往这走,一直到现在才走到,如果是走水路的话会快的多,但问题是大豆收获都得晚秋了,再完成入仓那就得初冬,估计雪都开始下了。

而这种季节从会宁走到龙泉府,而且还得运输物资,明显不是什么轻松的任务,所以干脆选陆路南下,毕竟陆路有沿途明军的驿站和军铺,而且到信州还有木轨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