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高考后(第3/6页)

程树伟听到咯噔一声,表情严肃问:“不好说是什么意思?”

程亮心情低落,不是很想说话,从他这里得不到答案,程树伟只好看向闺女。

程蔓开口:“我反而觉得你考得不差。”

“你别安慰我了。”程亮苦笑。

“我不是在安慰你……”程蔓否认完,见程亮抬头看过来,分析说道,“理化本来就是你的弱项,能得一分是一分的,根据我们刚才对的答案,如果不记得的题目你都做对了,这两门能有四五十分。政治估分七八十,按照七十算,数学估分七十左右,这三门你最少有一百八十分。这次语文不难,根据你平时的成绩,只要发挥正常,六十分应该没问题,这就有两百三十分。”

两百四十分不算高,但也不算特别低。

而且程蔓估分是取最低值,总不至于程亮真这么背,门门都是最低估分,所以她的分数还有上涨空间。

此外,虽然程蔓觉得这次考试难度不高,但过程中抓耳挠腮的真不少,尤其是理化,程蔓交卷时能看到大片空白,数学也好不了多少。

如果不是只有程蔓在的考场这样,这次考试过线分数大概率不会高。

听完程蔓的分析,程亮渐渐平静下来,揉了揉脸说:“你说得对,我现在丧气太早了。”

程蔓说道:“等成绩吧,时间不会太久的。”

……

七十年代考完不公布标准答案,试卷也没有,但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能人,考完没几天,完整试卷和标准答案就流传开了。

虽然高考刚结束时,家属院里的军嫂们对过一次答案,但试卷流传开后,大家又重新对了一遍。

程蔓也被撺掇,重新对了一遍答案。

此时高考已经过去近一周,正常来说,□□她应该忘得差不多了。可谁让来问她的人多呢,为了不重复费口舌,她早就把自己记得解题过程写了下来。

当然,仅限数学、理化以及语文的部分题目,像阅读理解和作文太长了,真写不动,政治更不用说,基本都是长篇大论,懒得写。

不过跟人对多了,答案她大致上记得。

对完答案,数学和理综估分跟之前差不多,两门加起来一百九十五左右,语文不出意外在九十分以上,政治差点,八十分左右。

算下来,她总分最低三百六。

跟其他考上比起来,这分数可能是天花板级别的,但对程蔓而言,分数只能说不太差,毕竟她前世怎么说都是重点高中的尖子生,而这次考试的难度只有初中水平。

但考虑到她穿越已经有两年,而学习这件事,从来都是不进则退,再加上她扣分点主要是政治,也能理解。

除了程蔓,家属院里估分三百以上的没几个,而且都是军区小学的。

其中吴丽估分三百二左右,还有一个估分三百一十多,有一个分数在三百左右,可能高几分也可能低几分。

剩下的分数差距就大了,最高的考了两百六,还有个估分两百三四,两百分左右的也有两个。

基础薄弱的那几名军嫂,成绩基本都在一百五以下,大概率过不了线。

至于被吴舜玉劝到军区小学复习的独苗苗,在高考的最后关头选择了放弃,自然也不用对答案。

家属院这边对答案时,程亮跟杨玲也重新估了下分。

看完完整试卷后,程亮又想起来了几个题,对完总分涨了几分。而杨玲虽然是高中生,但复习时间短,分数比程亮还低十几分。

不要脸地说,知道杨玲分数后,程亮自信心都膨胀了不少。

不过程亮自信心膨胀不止是因为杨玲的分数,机械厂也有不少参加高考的人,试卷和标准答案出来后,他们也各自估了分数。

程亮作为机械厂子弟,又在国营饭店上班,人脉广的很,打听到了不少人估出来的分数。

跟大家一对比,程亮才发现两百四十多分真不算低,起码是中上游。

像他妹那样能考三百多的还是少。

对这年代的考生而言,高考前的复习时间是短暂的,高考后的等待是漫长的。

不过时间再难熬,这一天终究会到来。

别误会,不是收通知书,通知书下发前还有个初选,时间是十二月底一月初。

这一年参加高考,结束后不但没有标准答案———当然这个问题已经被广大考生自发解决,考试成绩也不会通知本人,还有录取线,也是保密的。[1]

不过招生委员会会根据考试成绩和招生计划,按照比例确定初选名单,进入到名单的会收到体检通知,合格的才有机会进入到学校择优录取环节。[2]

换句话来说,没有收到体检通知的等于没有过线,落榜了。

家属院里收到体检通知的人不少,基本上三个人就有两个人过线,不过周日到机械厂一问,程蔓就知道比例没有她想象中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