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高考前(第4/5页)

好在几人心态都不错,也不后悔这段时间的付出,离开前依次拥抱了程蔓。

至于那些成绩不上不下,不确定能不能过线的,则都选择留下苦读,她们还想搏一搏。

预考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日,程蔓和陆平洲一起回了趟家,询问程亮的成绩。

因为程蔓只有周日才有时间回来,为了能获得更多的指导,十月底排休息时,程亮特意把假期安排在了周日。

他是考生,罗婶等不参加高考,杨玲则是因为知道程蔓基础好,偶尔会让程亮帮忙带几个自己不会的题目,请程蔓帮忙列出解题过程,所以大家都愿意把周日休息的机会让给他。

程蔓和陆平洲到时,程亮已经开始埋头苦做,听到声音,火速拿着试题出来问妹妹。

两人刚开始站在院子里聊,但王秋梅说外面冷,很快把他们赶回了房间。

不过进屋后兄妹俩没聊太久,程亮得继续做题,程蔓则开始解答程玲不懂的题目。

等程蔓解答完,程亮也做完了一份试题,主动问:“预考你考得怎么样?”

“估分一百九左右。”程蔓回答说。

程亮张大嘴巴:“这么高?”

“你呢?”

程亮犹豫起来,本来估完分后他挺得意的,可听完妹妹的分数,他又觉得自己考的好像就那样。

他挠着头不说话,程蔓猜测起来:“一百三?一百四?应该不会只有一百二吧?”

其实一百二不差,肯定能过线,像彭欣,估分一百二左右就乐得不行了。

但程亮复习了近一年,而且这次考试难度不高,如果他才考一百二,程蔓怀疑他考试是睡过去的。

程亮的确没那么菜,他两门加起来估分在一百五左右,不算很高,但也绝对算不上低。如果高考是这个难度,且他发挥正常,也不是不能展望一下大学。

程亮闻言笑呵呵道:“大学我不指望了,能上个大专就行。”

这话虽然谦虚,但想到他之前的目标一直是中专,可以看出他心里其实还是得意的。

……

预考过后将近半个月,成绩出来了。

程蔓成绩比估分高一点,两门加起来有一百九十四,扣分点在阅读理解和作文。

倒不是程蔓阅读理解和作文不行,只是语文扣分点都是在这里,作文除非写得特别好,否则怎么都要扣几分,阅读理解也差不多。

所以程蔓的分数已经很高了,在工业区众多考生中能排第一,但全市不好说,没排名。不过以她的成绩,只要不发挥失常,考临江大学肯定没问题。

不止程蔓成绩比估分高,大院里很多军嫂都是这样,所以过线的比预计要多,有三十多人。

预考成绩出来,就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

这一年都是考前填报志愿,不知道成绩,而且因为高考停了十年,报志愿没有参照,大家都有点慌,很多人来问程蔓的意见。

程蔓可不敢帮人填志愿,虽然她想好了要报什么,但那是因为她对自己的成绩有信心,临江最好的几所学校,依次往下填就行。

可军嫂们大多成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填好了还好,没填好导致对方滑档,对方怪不怪她另说,她自己得愧疚一辈子。

但程蔓没有完全撒手不管,找吴舜玉提出建议,请她帮忙联系工业区高中的校长,看学校能不能组织一场择校课程,启发启发大家。

吴舜玉痛快答应了程蔓的提议,很快联系了对方,组织了这场课程。

程蔓得知后不但自己去听,还给程亮加塞了个名额。

程亮预考成绩一百五十一,如果统考能考出这个成绩,加上政治和物化应该能选个不错的学校。

如果运气好,大学也不是不能展望。

但这是最理想的状态,更大的可能是统考比预考难,程亮考不到一百五,分数加起来去不了大学。

程亮不想冒险,目标在大专上。

只是临江专科院校不少,想在这么多学校中挑个好的也不容易,所以这堂课他听得很认真。

不止程亮,其他人也都听得很认真,这堂课结束后,大家经过商量讨论,基本都确定了志愿。

程亮填志愿时,程蔓给了参考。

虽然这时候国家很缺大学生,选文科专业分配也不会差,但未来二十年变化太大了,谁也不知道程亮毕业后被分配的单位,是能扛过国企改制,还是被改革开放的浪潮拍死。

所以程蔓考虑专业时,还是几十年后的老思路,建议程亮能报理工科专业,就报理工科专业。

程亮个人也更偏向于工科,以后毕业能进国营厂当个技术员,他就心满意足了。

所以程亮报的学校有临江钢铁学院,这个毕业后大概率能进钢铁厂,而根据程蔓前世了解到的信息,临江钢厂大概率能扛过改开浪潮,成为国有控股的大型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