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妈妈我捡垃圾养你啊18(第2/4页)

江泛月眨了眨眼睛,心中不免升起一股促狭之意,小声道:“你说,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发现作者是我。”

二妞捂着嘴笑:“看的人多了,应该会有人注意到的吧。”

她都忍不住期待起那个画面啦。

江泛月点点头,眼看着早读时间要到了,她和二妞挥手道别,默默走进教室。

瞧见江泛月,正兴致勃勃跟别人安利《许愿镜》的费舒云翻了个白眼。

费舒云跟江泛月一直不太对付。

刚上初中那会儿,两人被老师安排成同桌。

结果没过两天,姚良材就把江泛月的家庭情况抖了出来,费舒云本来就觉得江泛月的性子很古怪,闻言直接炸了,求班主任把她们两人分开。

班上有二十九人,本来就会有一个人没有同桌。

班主任被费舒云闹得没办法,只好同意了费舒云的要求。

从那之后,江泛月都是自己一个人坐在最角落。无论别人的位置怎么变,她的座位都没有挪动过。

江泛月没注意到费舒云的白眼,她这会儿光顾着忍笑了。

一坐下来,江泛月立马翻开课本挡在视线前方,免得被其他人看见她脸上的灿烂笑容。

好一会儿,江泛月才平复下那股看好戏的心情。

她大概算了算,班上这么点儿同学,居然有四个人说自己买了《童话月刊》。

济香镇的教育水平不高,都能卖出这么多份,要是在其他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城镇,数据肯定会更加漂亮。

也不知道最后一共能卖出去多少。

***

最终数据暂时还没出来,但《童话月刊》的周销量已经统计出来了。

——四万三千份。

《常晋周报》平均周销量是二十万。

《童话月刊》的数据放在《常晋周报》面前,当然完全不够看,可这两者的情况能一样吗!

《童话月刊》可是专门面向十五岁以下,而且还是份新报纸。

《常晋周报》则是面向所有年龄段读者,有多年经营的人气在。

两者能够放在一起做比较,本身就已经说明《童话月刊》取得的成绩到底有多惊人。

肖建国最近过得那叫一个春风满面。

他是《童话月刊》的第一负责人。

这份报纸,正是在他的坚持下,才能顺利面世。

所以报纸成功了,领导的嘉奖和赏识都是他应得的。

吕君浩跟在肖建国身边,也十分高兴。

原本他只是一个刚刚转正的小透明,但因为实习期的时候恰好跟在肖建国身边帮忙,后来一转正,领导就把他派到肖建国手下帮忙。

报纸成功了,他当然也跟着沾光。

“对了,小吕,你等会儿去一趟邮局,把读者来信寄给江泛月。”肖建国想起一事,出声提醒道。

吕君浩拍着胸口保证:“哎,您放心,我肯定办得妥妥的。”

肖建国脸上堆着笑:“那就行。”

***

转眼就入了腊月。

一大清早,整个村子都浸在一片白茫茫的雾气中。

直到太阳出来,雾气方才逐渐消散。

今天是周末,江泛月不用去学校,而是待在家里复习功课。

姚容伏在案前,握着铅笔慢慢画着玩具设计图纸。

如果是她自己一个人做玩具,就不需要什么图纸,所有的部件都已经完整印刻在她的脑海里。

但为了方便工厂量产,还是得规定好每个部件的大小尺寸。

母女两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偶尔低声说两句话,烧着炭的室内温暖如春。

门外突然传来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随后是邮差的声音:“江泛月,江泛月在家吗?你有一件很大的包裹到了。”

江泛月还以为包裹是孙涛涛或者表哥姚富贵寄的。

她快步跑到门口。

邮差看了她一眼,从三轮车里抱出一个大箱子:“你搬不动,我帮你搬进里面吧。”

江泛月连忙把路让开。

姚容也被这边的动静吸引了注意力,放下铅笔,蹲在箱子旁边,扫了眼寄件人的名字:“是出版社给你寄的。”

江泛月诧异:“是什么东西啊?”

姚容退开一步,笑着对江泛月说:“你自己拆开看看?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很大的惊喜。”

对于江泛月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惊喜。

当那一封又一封,数量多达上百的信件映入眼帘,江泛月的视线瞬间模糊,脑海里仿佛有烟火炸开,令她头晕目眩。

姚容摸了摸她的头,把放在最上面的、出版社编辑写给她的信拿起来:“先看看出版社编辑说了些什么吧。”

江泛月点点头,平复了下心情。

信里没提到什么要紧事,主要是跟江泛月说了下《童话月刊》的成绩,还问江泛月什么时候能创作新的故事。

看完之后,江泛月把这封信随手放到一边,从纸箱里随便抽出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