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将我前途导引 第四章(第2/3页)

菜上的很快,所以更加显出量实在惊人,摆了满满的一桌。

江湖直纳闷,中午实敦敦的罗西尼粽子,敢情没能让徐斯吃饱?

她先尝了沙姜鸡,特制的沙姜粒入口香脆,鸡肉滑爽细腻,再尝烧鹅,丰腴香脆,两道菜丝毫不输名潮州菜馆的水准。

诸般滋味一过舌尖,江湖就明白了徐斯为何会选了这间餐厅。她不禁感慨:“小馆子也能做出这种口味,真不容易。”

徐斯把茄子煲的汁往白饭上一淋,埋头吃得正香,也没什么矜持,看上去同周围的白领男士无甚差别。

看得江湖一怔。她从他的身上,彷佛又能看到另一个人的影子。

江湖在心内对自己叹气,说:“你中午是没吃饱啊?”

徐斯将口中食物咽下去之后,才答她的话:“我有几个月没来这里了,难得解一次馋。”

江湖莞尔:“KEE的大厨会不会很没成就感?让老板这么怀念小店口味?”

徐斯一本正经讲:“老板二十年前脖子上挂钥匙的时候,就靠路边小店提供晚餐,才能挨到深夜爹妈回家。”

就这么一句话,听得江湖把手里的筷子搁了下来。

原来有的人童年也会相似。

曾几何时,她也是脖子里挂条钥匙,每晚找路边小店解决晚餐,再回家守着大门等待父亲回家。那时候是掐着手指头数钟点。

后来高屹的妈妈来家里当了保姆,才把江湖从路边的小店里解放回家。

高屹的妈妈做了一手好菜,尤其是白斩鸡,堪与小绍兴一比。那鸡肉滑爽细腻,就像刚才吃的沙姜鸡。高屹的妈妈做好了白斩鸡,从不准高屹先吃。她做的规矩是由江湖吃剩了,高屹才能吃。

小小的江湖是享受这样的特权享受得理所当然的,一直到高屹的妈妈去世。

她突然在想,这位长辈到底是用怎样的心态,能这么尽心尽力地照顾她的呢?

徐斯不知道江湖又触到哪一条神经了,她的眼神一下又开始没有了焦点。

她的情绪就是这么阴晴不定,前一刻还能兴高采烈,下一刻又开始意兴阑珊。

不是不难相处的。

他也开始讪讪地,连胃口都比先前小了不少。

无奈一顿饭从热闹吃到冷清,果然剩了不少菜是没吃完的。

江湖在徐斯付账的时候问了一句:“不打包?”

徐斯就“嗯”了一声。

江湖心想,可还是阔气的。

她跟着徐斯一起走出了小店,他们的座位很快被后来的客人填上了。那是一对有说有笑的好朋友,气氛比他们俩刚才热络多了。

他们一起去拿车,这时候的弄堂里比刚才江湖停车的时候又多了更多的车。

徐斯一瞧,不禁乐了:“你的车还不是这里最贵的。”

可不,江湖的保时捷后头就是一辆奔驰,庞大的体积完全把路给挡了。

她跺跺脚:“开了辆奔驰来吃什么小潮州菜馆,旁边的桃江路才是正经。”

后来到底是徐斯帮江湖把车给倒了出来,他随口还教训了一句:“怎么考的驾照?”

江湖没有做声,把搁在车里的纸袋递给了他。

徐斯看了一眼,随手搁到车后座,客气道:“破费了。”

江湖说:“应该的。”

他突然问她:“你怎么知道我的尺码?”问出来又觉得问句不妥。

果然江湖语塞了半天,才晓得口气生硬地讲:“我随便买的,不合适的话可以去换。”

徐斯没有再回复,只是瞥了江湖一眼。

她其实不太会掩饰一些细微的表情,这时候尴尬了,面孔也是僵硬的,甚至有些气鼓鼓。他看着好笑,把话题岔开:“如果我依然不答应和你签约,你还会继续来找我?”

江湖立刻答:“是的。”

她这么百折不挠的答案,简直不像一位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会答出来的。

徐斯欣赏这样的答案。

“你对‘腾跃’就这么有信心?”

江湖答:“就像你对‘博多新记’一样有信心。”

这答案多好,徐斯笑,她是够机敏的,而他是不是应该放心她的决策和眼光?

“能说说看你对‘腾跃’的感觉。”

江湖答:“信仰。”

徐斯侧目了。

江湖问他:“你信教还是信佛?还是信马克思?”

徐斯摇头:“我没有信仰。”

江湖讲道:“我爸爸说,一九七九年,他有个了信仰,所以后来有了自由马。”

徐斯说:“这么形而上学的东西。”

江湖笑:“就算是形而上学吧,我觉得‘腾跃’几十年的历史,必然会有个突破口。这就是我现在的信仰。”

“不如说你信仰你爸爸。”

话题又遇冷,因为江湖再度沉默,扭过头,看车窗外路侧的灯火。这时车子上了南浦大桥,夜色下的黄浦江上传来模糊的鸣笛,听着像是呜咽,月亮如钩,挂在巍峨的桥塔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