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吴三桂诈病坑李闯!(第3/4页)

“爷爷,爷爷,好消息!”

正准备下城去吃晚饭的李自成,忽然听见了他大孙子李来顺的呼喊,回头一瞧,果然是那个忠王殿下拎着袍子飞奔而来了。身边还跟着大明这边的湖北巡抚黄植生,湖北提督刘一虎,三个人都是一副笑得合不拢嘴的模样。

“有甚好事?”李自成眯着一只眼睛问。

“爷爷,先给您请安。”李来顺先给李自成请了一安,然后才道,“吴三桂那个祸害病倒了……已经好几天没有露面了,现在长安的朝政都由吴应熊、吴应麒哥俩商量着办。”

“真的?”李自成将信将疑,“前两天不还说吴三桂亲自出城二十里送吴世琮西征平叶尔羌吗?这才几日,怎么就病倒了?搞不好这个老贼又在诈病想害人吧?”

“老皇爷您多虑了,吴三桂也是一大把年纪了……”黄植生说着话,也看了李自成一眼,这也同样是个蓄发皆白的老人家了,“而且如今天下三分的形势已经确定了,谁也无力在短时间内改变。他再使什么诈,也是没有大用的。”

刘一虎也点点头道:“老皇爷,咱们的布防是万无一失的……汉水、长江沿岸的每隔十里就有一座烽火台,而且还修了十二座炮台,吴三桂的军队根本不可能走水路来偷袭。至于陆路,来武昌走陆路可不大方便,从岳州过来有三百多里,沿途有山有水有湖泊,还有咱们的关隘、城堡,吴三桂的大军根本过不了。”

刘一虎说得没错,武昌府的江夏城不仅坐拥长江天堑,而且还拥有极大的战略纵深,从吴三桂的地盘出击,无论走水路还是陆路,都有几百里之遥。在闯军早就完成了布署,修建了大量关隘、堡垒、炮台的情况下,想要一关关打到江夏城下,完全是痴心妄想。

李自成想了想,也笑了起来:“看来是额多虑了……虽然说祸害活千年,但是吴三桂毕竟六十多少快要七十,人生七十古来稀!也该是时候下十八层阴曹地府了!”

说到吴三桂下阴曹地府的事儿,李自成自己也有点忐忑——他虽然当和尚念了好多年的阿弥陀佛,这几年又在武昌等地做了许多好事,但是能不能赎了以往杀人如麻的罪还真不好说啊!

他正想着,刘一虎就试探着问:“皇爷,李辅臣的使者已经等了好几天了……”

李辅臣往李自成这边派来的使者名叫贾国楹,是大明的湖南巡抚贾复汉的儿子,是李吉贞的妻舅。

他来武昌府的目的,当然是请李来顺一起出兵打江西的。

李中山总算是凑够了该给李辅臣的八十万两兵费,所以李辅臣最近已经准备出兵江西了。但是江西的地形挺险要的,三面环山,一面是长江和鄱阳湖。如果只从一个方向下手,怕是比较困难,所以李辅臣就想着两面夹攻。

不过李自成现在对进攻江西的兴趣寥寥——一个九江打来打去都没得手,打得他心都凉了。而反观李辅臣、李中山父子,攻城略地,尤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很明显的,这个“十八子,主天下”的十八子是说李辅臣、李中山他们啊!

既然这个“李天下”是李辅臣和李中山的,那李自成还瞎折腾个啥?安生一点,把手里的地盘再好好经营一下不好吗?

不过,李来顺和刘一虎却都还想着要再努力一下。

即使他俩不想努力,下面还有一群闯营的二代三代,都还想着当复明功臣呢!

看见李自成好像不接刘一虎的茬,李来顺就帮腔道:“皇爷爷,南王毕竟是咱们自家人……他的面子总是要给一点的。

如果将来他和英王真让天下改姓李了……那孙子也算是一家皇亲国戚了,总要帮着出点力吧?”

黄植生也提醒说:“皇爷,之前咱们可以以防吴为借口,现在吴三桂似乎是病倒了。吴家又出兵西域,说是去平叶尔羌的乱子……咱们再不出兵配合,恐怕也说不过去吧?”

李自成皱着眉头道:“额总是觉得这事不大靠谱……这个吴三桂狡诈的很。莫说现在还没死,只是生病了。就算是真的风光大葬了,额都要怀疑他是诈死!”

“皇爷爷,你看这样行不?咱们多修一点烽火台,东征的大军开到哪里,烽火台就修到哪里。如果吴三桂出兵偷袭咱们,只要烽火一起,孙儿马上率兵返回。”

刘一虎点点头,翘起大拇哥道:“王爷的这办法好,吴三桂要偷袭咱们,无论走水路、陆路,都得好几百里。咱们烽火一点,前线的将士马上就能知道。等他们返回武昌,吴三桂多半还没到呢!”

“这办法倒还行,”李自成琢磨了一下,笑道:“那明天我就见见那姓贾的,和他商量出几个出兵的条件……一虎,来顺,黄先生,你们一起陪我吃个饭,额们边吃边聊,商量一下该找李辅臣要点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