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这天下,依靠谁?(第2/4页)

而要确保这个君他是虚的,那可就不能让一个能耐太大或胆子太大的朱家子孙爬上那把交椅……所以他们多半是借着耿精忠造反的事儿在考核朱三太子。

如果这个朱三太子表现的和他老爹崇祯一样,要君王死社稷……那就死吧!

反正朱三太子有儿子啊!

好在这个朱三太子表现得不错……逃了!真是百无一用,胆子还小!这才是“好献帝”啊!比历史上那个总是想复兴汉室的汉献帝好多了。

要搞虚君,就得他这样的!

真和朱元璋一样,谁能架空他?

王夫子虽然对这样的弱君不大满意,但如今的新大明显然是要走虚君的路线了,那就……这样吧!

“三太子本非开创之主,”王夫之思索着道,“但朝廷如果能循天下之公,以天下之禄位,公天下之贤者,倒也能还天下人一个太平之世。”

“姜斋(王夫之的号)差矣!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平天下者,国人、国士有责谋之矣!”

说话的又是一个老反贼,就是亭林先生顾炎武!

他和王夫之、黄宗羲合成明末三先生,思想都差不多,就是要造皇上的反!

所以他们仨和莫愁先生李中山才能凑一块儿啊!

以后梨洲先生、船山先生、亭林先生、莫愁先生一准会并列为“复明四先生”的!

那个吴三桂想请王夫之出山辅佐,人家压根不去,直接溜到广东,后来又跟着黄宗羲一起到了南京。

而顾炎武一度被熊赐履拉去北京,但也不愿意捧康熙的场……道不同,不相谋!

在听说南京要开复明大会后,也溜了过来。过来以后才知道,他这算是找到“组织”了!

既然找到了“组织”,他当然能理解李中山、黄宗羲的布署——决定性的力量不应该是权臣,而应该是国人和国士!

因为权臣有可能成为君主,权臣一旦成为君主,搞不好就要“一人疑天下,天下私一人”了。

所以这个莫愁先生李中山想要的应该不是“十八子主天下”,而是成为大明第一国人和大明首席国士!

而国人、国士想要主天下,就必须拥有相应的武德!

所以这一次的耿精忠之乱,也是对南京国众武德的考验!

“莫愁先生,”须发皆白,但是精神矍铄的老先生朱舜水这时候发问了,“如果应天国众难当大任,您是否要开设幕府,以大将军之名治理天下?”

大明征夷大将军李中山?李中山想到这个名号,淡淡一笑,道:“好吧,若国众可用,那我们就为国众治天下……若国众不可用,那我们就为豪强治天下吧!”

朱舜水笑道:“依老夫看,还是与国众豪强共天下吧……以天下之禄位,公天下之贤者当然是好的,但没有四方豪强出钱出力,天下就不知道属谁了?莫愁先生,能平了耿精忠,咱们可就要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了。”

李中山笑道:“舜水先生提醒的是,等灭了耿精忠,咱们就在复明大会上好好商量一下这事儿吧!”

说着他又看了看陈永华。

陈永华道:“英王,应天市面上已经传了好几天耿精忠要反的消息了,民军也有了准备!耿精忠只要出兵,最多一天,应天城中就会有十万能战的民军!”

陈永华兼任吏部尚书……发卖功名和管理国人、国士身份的事儿,都是他的吏部在管。所以应天民军的动员体系,是由他负责的。

李中山秘密将其召回,目的就是为了发动南京民兵镇压耿精忠。

“一天……”李中山又看了看卢三好,“三好,我们有一天时间吗?”

“有!”卢三好回答得斩钉截铁,“一切都已经布置妥当,耿精忠只要出兵,应天团练军就有把握把他们封锁在西安门外大街、常府街、太平里一带。”

他报的三个地名,就是南京皇城西面的三座城门外的大街,只要把这三条大街堵上,耿精忠的反可就有点难造了!

不过耿精忠毕竟有四万大军在手!

南京这一战……要赢下来似乎也不容易啊!

……

南京皇城,东王府。

大明东王耿精忠这个时候已经披挂整齐,站在这了自己王府大殿门外,望着广场上提着灯笼站得笔直的麾下军官……好几百条汉子,既有耿家嫡系的人马,也有岳乐、李之芳、范承谟、刘秉政、尚淑英带来的人马。

江南的耿军和前任清军的骨干军官,现在都汇集于此了——为了这一场造反,耿精忠、岳乐这些人也算是豁出去了!江南耿军和原清军的那点精兵,都已经开到了南京!

整整四万精锐,现在正在起床吃早饭,而各标各营各队的主官,好几百个人,都被叫到了耿精忠的王府领赏——现在赏已经领完了,但他们并没有离开,而是在静静地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