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康麻子,熊要来关中找你赌命了!(第2/3页)

而满清那头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可不少,其中当然也包括康熙皇帝。所以从康熙十三年(崇祯四十六年)秋开始,就开始布署河南的防御了。

河南因为地处中原腹地,从地图上看离吴三桂、李自成的地盘都挺远,所以一直以来都不是布防重点,兵力也比较空虚。好在有荆州清军的牵制加上李自成和吴三桂互相之间的牵制,所以康熙才有了这几个月的准备时间。

不过由于康熙手头的兵力也很紧张,哪儿哪儿都缺兵少将。因此他也挤不出多少人马去支援河南,只好派了个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名叫他塔喇·阿密达的出任河南提督,带这一千个满洲兵去河南上任。同时又命令去年才上任的河南巡抚佟凤彩在河南当地募兵一万,以加强守备。

另外,康熙还把同杨来嘉一起自郑家归顺过来,看着就不太靠谱的蔡禄从十分紧要的河南河北镇总兵的位子上调动到了第一线的河南南阳镇总兵的位置上——南阳、襄阳同处在一个盆地当中。襄阳、樊城一丢,南阳盆地相对南方来的敌人,就无险可守了。

而且南阳又是大明唐王藩地……城内城外的唐藩子孙实在太多!如果再加上唐藩郡主、县主的后人,南阳城内外到处都是朱元璋的亲戚,这还怎么守?

真要把河南省的清军主力都堆在南阳,等吴应熊的几万大军一到,这些唐藩子孙和吴应熊来个里应外合,还不得一把全送了?

所以阿密达和佟凤彩就定了一个前轻后重,把蔡禄这个福建兵头和他麾下不大靠谱的一千福建兵(他手下本有两千镇标,但是佟凤彩扣了他一千,只让他带着自己的“兵本”去南阳)摆到南阳县城当炮灰——至于他们是当炮灰还是投降,那就不管了。

反正,他们在南阳投降总好过在河南的河北地区倒戈……要那样,河南清军的后路可就都断了!

而阿密达和佟凤彩的“后重”,其实也没多重,不过就是河南提督的督标三千,河南巡抚的抚标两千,阿密达带来的满洲骑兵一千,佟凤彩的新募兵五千,还有几个驻防河南的总兵、副将麾下的绿营兵,林林总总加一起大概就是两万。

对于清军在河南的兵力布署情况,吴应熊当然早就打听清楚了。不算那些分在各地汛守的小股部队,能够集中起来打野战的也就两万出点头……那“出点头的”一千福建兵,还都暗中投靠了老吴家。

所以这一仗可就是五万一对两万……优势在吴啊!

兴冲冲来到樊城大营中军衙门里面的吴应熊往地图台前面一立,看着上面用小人、小房子标记出来的河南清军布防情况,在看看樊城这边……好家伙,十个卫的兵力!

另外,樊城南面的襄阳其实还藏着吴三桂带来的五个卫!

也就是拢共十五个卫,一共七万五千人!

以吴应熊的“牌桌兵法”,有那么多的大牌,应该赌一把大的!

想到这里,吴应熊看了看簇拥在他身边的谋臣猛将,沉着声道:“我父王已经下了令旨,咱们克日兴兵,北进中原……诸位有什么建议?”

“世子爷……兵贵神速啊!”

第一个发言的是刘玄初,他刚刚从南阳总兵蔡禄那里返回,河南清军布署情况就是他搞来的。

他说:“现在河南清军兵力空虚,南阳守将蔡禄又投靠咱们了……而且南阳城内外还有许多唐藩和唐藩护卫的后人,咱们大兵一到,南阳马上就可以易帜!

拿下南阳之后,咱们再兵分两路,一路走裕州、叶县、襄城、许州,然后进入开封府境内,寻求和河南清军决战!一路走鲁阳关入汝州,再穿过嵩山进军洛阳,也找清军决战!

这样洛阳、开封,康熙要么丢一个,要么两个都不保!而咱们只要能拿下洛阳、开封当中的一个,那康熙就只能弃长安东走,到时候河南、陕西、甘肃,就尽归大王和世子爷所有。这天下……”

刘玄初的话没说下去,但是大家都已经知道这天下属谁了?

在场的武将谋臣,一个个都摩拳擦掌,那叫一个高兴啊!

大清要完!

什么?吴三桂只让打三个月?

吴应熊没说,底下人也乐得装糊涂。

到时候拿下河南、陕西,甚至进军北直隶了,吴三桂还能把人拉回去?

当皇帝都来不及……谁还有功夫管李自成的死活?

“世璠,你怎么看?”吴应熊瞧见儿子吴世璠也是一脸兴奋,看来也急着想做太孙了。

“父亲,”吴世璠看了眼刘玄初,“孩儿觉得刘先生的办法不太好。”

“不好?”刘玄初倒也没生气,而是笑着问,“那世孙有何良策?”

“刘先生,”吴世璠说,“我们打下南阳后马上折返西上,出动至少九个卫走镇平、内乡、西峡口、西坪镇,然后入商州,破武关,杀奔西安!”